大东山文化渊源

历史

大东山文化渊源

古老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大东山,不仅是费佛教传灯之地,道教盘桓之处,还是儒教讲学之所。打开浩如烟海的史志谱谍,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座有着雄奇风光的巍峨大山,同时也是一道令人景仰的古代文化风景线。

公元259年,高僧慧光大师于东山创建了第一寺云隐寺。云隐填寺规模宏大,面积约15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慧光大师在此聚众讲学,传播佛法,并潜心著经,成了开创大东山佛教文化的第一人。高僧传道,使得禅宗名流竟相拜偈。唐玄宗天宝八年,鉴真大师五次东渡扶桑未成,辗转来到东山,下榻云隐寺。聚僧人千余众,讲经传法,很快就形成了东山法系,东山因而成为江南佛学传播中心。鉴真大师遍布江南,占尽东南半壁天。

宋微宗宗宁三年,云隐寺被朝廷敕封为“般若寺”,住持般若大师更将佛法推向世间,无数善男信女八方朝拜,般若寺香火十分旺兴。

宋朝高僧修山大师在东山建龙济寺。建寺之初,法堂下涌现五井,井内皆满储米、茶、盐、果之物。修山言“五龙献济众生”,龙济寺因此得名。龙济寺建有观音殿和诵经堂,观音殿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

公元780年到830年间,八方名僧聚会东山,大东山出现了竞相等。北宋王令诗云:“东山昭提二十寺”,“僧房一百住灵峰”。据史料记载,公元827年,大东山诸峰有寺23座。绿树青山之中,寺观林立,殿阁楼宇,蔚为壮观。

南朝时,天下大旱,道家张天师五世弟子王志云从“神仙之府”的阁皂山远道来到大东山,于灵峰设坛求雨。雨至,成仙而去。东山遂成为天下道长瞩目的焦点,道家纷纷上山择地建观。在灵峰顶上建集虚观,东华山顶建东华观,太平山上建玉皇殿。玉皇殿后来成为江南历代官、商的祭祀圣地。

公元1439年至1515年间儒家弟子在东山建东山精舍,有著名理学家薜宣、王守仁先后至东山精舍讲学,阐述程朱理学。后来明理学家罗洪先和东林党首领邹元标也先后在东华山的双龙谷口(东华洞)创建东房书院和草堂书院,筹措学田,制定学规,当时在草堂、东房听讲的生员有数百人,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

唐宋以来,许多贤达名流也纷至沓来,登东山寻幽览胜,访禅问道,究天人合一哲理,探宇宙人生奥秘,同时也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白云山后,写诗一首:

白云山上白云泉,泉本无心云自闲。

何须奔流山下去,又添波浪在人间。

公元1101年4月,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登东山游龙济寺后,题诗一首曰:

舍舟江岸望峻赠,路险巾车御漫胜。

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

四时光景吟无尽,一点红尘到不能。

信步吾师行履处,朗然破暗一禅灯。

南宋诗人杨万里雪天游东山后,题诗赞曰: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睛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元代大学士、史学家揭溪斯游东山二仙岩后咏诗一首,诗云:

仙人亦双脚,踏石如踏泥。

泥痕尚可没,石迹不可迷。

并题玉屏峰(舍身岩)诗云:

峭壁一万丈,飞鸟愁欲下。

望云思我亲,此身未能舍。

明代理学家罗洪先游南源填充后,吟诗一首,诗云:

一宿东山下,山高云雾深;

何时重策杖,月下听猿啼。

明状元刘同升游南风寺后,题诗一首,诗云:

芳树笼曲径,高峰入封青。

人烟迷野店,鸟语出危亭。

秋蛰若有怨,为语不堪听。

明刑部右侍郎邹元标游天钟山庙后赋诗一首,诗云:

何来缥缈翠微宫,萧瑟秋声动碧空。

五庭露冷悬古挂,千年烟积自灵枫。

天中紫气沲狮子,洞里幽香傍歇翁。

此去青霄怜尺五,相思聊寄菊花丛。

明代高僧释智篑游龙济寺后亦有诗云:

林峦盘曲翼龙宫,四季闻花开不穷;

寺向西江传宋日,门高北斗起唐风;

群峰直秀青天上,双间争游白浪中;

鸟道倚云横碧落,夕猿啼在石楼东。

清代名流李元鼎游般若寺后,题《饭般若禅林》诗一首,诗云:

禅房曾借片枝安,此日重来兴末阑;

古寺依然围薜荔,空阶还见长琅玕;

兼旬尚思春游乐,一雨能生复日寒;

老纳知余仍健饭,殷情细语劝加餐;

以上这些描写山野风光的诗,遣词俊美,文意高雅,随意挥洒,引人入胜。诗人们在登临游憩之中,描绘大东山景致,寄托遐想,抒发情怀,致性灵于草木,寓哲理于山水,给人以广阔深远的启迪。这些传世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所传颂。

历代游东山都还有杜牧、黄庭坚、王守仁、范成大、程灏、林升、彭教等名人学士逾千人。其中有百余人留下了诗辞、墨宝,因没有及时收集、整理,有很多诗词歌赋仍散失在民间。

大东山文化的绵长血脉养育了一方文化厚土。勤劳俭朴、重学崇礼的吉水人,时刻牢记“文章千古事,富贵一世荣”的古训,不断创造办学条件,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造就出了一代代中华英才。像明代就曾出现过“一门三进士,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隔河两宰相”及“百步两尚书”、“一村八尚书”的人文盛况。吉水因而赢得了“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佛道儒在山上的频繁活动与文人墨客在山上的题咏唱和,使大东山拥有迷人的文化色彩和持久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