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我的故乡,在这个干净而安逸的小城里我度过了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下面我好好为您讲一下它的故事吧。
肥乡县始建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 年),,至1996年已有1775年的历史。
肥乡县风光(17张)
历史上肥乡县曾两次被撤销;境域最小时只有现境域的二分之一,境域最大时有近两个现辖区面积;区划最多时42个行政乡,最少时只有3个行政区。60年代以来,县之隶属、境域和区划趋于稳定,从而促进了肥乡县政治、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平稳发展。今肥乡县境域,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归赵,秦属邯郸郡。
西 汉于县境内东北部置列入县,属广平国。征和二年(前91年),在西南部设即裴侯国;地节三年(前67 年),在西北部设邯沟侯国;二侯国均属魏郡。〔新〕王莽时,改列人县列治县,更即裴为即是。
东 汉 废即是、邯沟两侯国,列治县复名列人县。建武十三年(37年)改属钜鹿郡。建安十七年(212年),再属魏郡。
三 国 魏黄初二年](221 年),析列人、邯沟县地始置肥乡县。与列人县同属广平郡。
晋 肥乡、列人两县均属司州广平郡。
北魏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斥漳县(今曲周)并入列人县;太和二十年(496年),列人县又分出斥漳县。列人县、肥乡县民属相州。
东魏 天平元年(534年),肥乡县并入临漳县,属魏郡。北齐时,列人县废。
隋 开皇十年(590年),复置肥乡县。十六年(596年),于县东部原列入县地设立立清漳县。大业三年(607年),肥乡、清漳两县属武安郡。
唐 武德元年(618年),肥乡县改属紫州;四年(623年)属磁州;六年(621 年)属名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广平郡。至德二年(757年),改属名州。会昌三年(843 年),清漳县并入肥乡县。
五代 肥乡县属洺州(治所今永年县广府镇)。
宋 肥乡县属河北西路洺州。
金 肥乡县属河北西路洺州。天会七年(1129年),肥乡县领新安镇。
元 肥乡县属中书省广平路。
明 肥乡县属京师广平府(治所今永年县广府镇)。
清 肥乡县属直隶省广平府。
中华民国民国2年(1913年),肥乡县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大名道;民国17年(1928年)属河北省;民国26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六督察区。同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十五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县城,建伪政权。
民国27年(1938年)5月31日,肥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南抗日军政委员会,后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8月,属冀南第二专员公署;不久,属冀南第三专员公署。民国37年(1948年)5月,属华北人民政府冀南第三专员公署。民国38年(1949年)8月,属河北省人民政府邯郸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肥乡县隶属邯郸专区。1958年10月,肥乡县并入曲周县,部分地区并入永年县。属邯郸专区。1960年5月,曲周属邯郸市。1961年6月,肥乡县从曲周县分出,恢复肥乡县建制。1970年属邯郸地区,
肥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称肥邑,是战国时赵国受辅相国肥义的封地,三国魏文帝建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境内拥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墓景区和窦默墓。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之弟,“战国四君子”之一,公元前251年葬于肥乡,墓区在今县城东南4公里元固乡西屯庄村西北,1982年7月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肥乡县人民政府重修碑楼,建立了保护标志并划定了保护区。现墓区占地8.5亩,每年接待游客约1万人。1993年属邯郸市至今。
我的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