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历史

历史

海安历史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南莫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夏、商、西周时期,海安一带属九夷(淮夷)之地。禹分天下为九州,海安为“禹贡扬州之域”。从周武王至周元王时,海安一带属吴国地域。春秋、战国时期,海安与周围数县均称“海阳”,今如皋、海安、泰州一带属吴国,地名为郧,在今海安立发桥一带。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海安一带遂属越。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又灭越,海安又为楚地。秦统一中国后,海安属东海郡广陵县。汉初属东阳郡,初属东楚,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次年属荆国,高祖十二年属吴国。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辖29县,海安属海陵县(见《汉书》1589页)。汉元封五年(前106年),临淮郡上属徐州刺史部。东汉时,海安仍为海陵县地。汉献帝十八年,曹操废海陵县。三国时期,吴国吕岱复置海陵县。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仍置有海陵县,属徐州广陵郡。

海安位于徐闻县东南海滨,是雷州半岛上重要的港湾,是雷州历史上有名的要津、商埠、形胜地。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防御海贼、倭寇的窜犯,明朝廷在此建置了守御千户所城,尔后设立宁海巡检司。海安则寓“海晏河清”之意。

海安地处要津,揽括海安所城、海安港埠、博涨炮台,南隔海峡与海口卫所遥相呼应。海安所城是一座坚固的石城,周围517丈,高1.3丈,城址约1.3万平方米。城墙开四门,东门“通津”,西门“永泰”,南门“镇海”,北门“拱辰”。城内设游击府、分府、巡府、守府等军事行政管理机构,还设有军粮库、军器库,建有文庙、武庙、城隍庙、公馆,铺设石甬道,城南外建演武亭。且在海安埠西南辟有驻马场、审刹台、刹台,用以行刑。东门、南门下均建有生死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