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据苏中南北之枢纽,扼江海平原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冷兵器时代,在海安筑城乃是将帅们克敌制胜的必选之策。海安古城,首为砖城,后增筑土城。砖城于元代至正二十五年(1365)筑成,为朱元璋麾下平章政事常遇春所筑。土城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六年(1557),为倭警巡抚唐顺之、海道副使刘景韶所造。古城虽先后毁于战火,但东城门(泰宁门)石门额及少量城砖仍收藏于海安县博物馆,《泰州志》等诸多志书对海安古城均有详细记载,清咸丰《古海陵志》还绘有三门城楼、城墙的实景图,明清以来不少官宦文人吟赞海安古城的诗词亦传留至今。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江淮流域爆发红巾军起义,安徽凤阳朱元璋于次年闰三月加入义军,因谋略过人,不久即擢升至都帅府左都元帅,时有安徽怀远人常遇春投奔朱元璋麾下,常遇春精于骑射,勇力绝人,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即能率十万众横行天下。龙凤十年即元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为王,设置百官,以常遇春为平章政事,封鄂国公。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贩私盐出身的泰州白驹(今属东台市)人张士诚招兵买马,先后攻下泰州、高邮,占三十六盐场,建都于平江(今苏州市),立国号大周,与朱元璋兵戎相见,双方大小战数百。
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重兵攻打东吴北境之淮水流域,大将徐达率军首攻泰州,至泰兴江岸时,河港不通,遂调拨军士自大江口挑河十五里通口岸,直抵泰州南门。而常遇春则率马步兵从扬州陆路同日至,泰州守御官夏思恭等战败,退保泰州新城,徐达等率大军屯驻泰州旧城,为断绝泰州守军的通州粮道,常遇春率军至海安镇,日夜兼工,筑成表里均为砖甓之城墙,周三里三十步。坚固的海安城阻断了泰州守军的粮食补给,加之徐达、常遇春诸将的勇猛善战,使张士诚麾下泰州守将一一束手就擒。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四月,徐达常遇春等尽取通州、泰州、兴化、高邮、淮安诸州县,使张士诚之东吴军力仅局限于长江之南。海安砖城尽显其东控狼山、通州、海门之入,西捍泰州、扬州之功。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海安砖城终因战火摧残、年久失修而渐次倒塌。县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城砖,质地坚固,并留有制砖窑口及工匠姓氏字样,规格大致为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12厘米。
明代嘉靖年间,朝廷疏于海防,倭寇乘机在我国东南沿海大肆烧杀掳掠,所犯之处,如遭飓风烈火之灾,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集千余人,大有西窥淮扬之势。倭警巡抚唐顺之、海道副使刘景韶除布兵进剿外,考虑到海安为淮扬咽喉,如有城垣,驻兵据守,则倭寇只能游扰于外,而内地可保无虞,于是勒令乡里,输送民工,克日动工,不越月,筑成土城。城周六里许,城门三座,东为泰宁门(牙桥以西),西为永安门(心慈庵旁),北为镇宁门(杨家桥之南),同时拓宽北护城河,宽四丈,深丈余,设水关三处(北水关在现团结桥附近,明御史徐耀墓即在水关旁),明代王陈策《报德祠碑记》曰:“民之局斯镇者晏如,而兵之守斯镇者恃之无恐矣。”里人为报答刘景韶的功德,在凤山建报德祠,并供刘公亲冒矢石、肃静鲸海之像。
海安城后因年久失修倾圮,只存东西两城门。清光绪年间,泰宁门经修葺后改称为东城门,惜又毁于战火,青石门额现砌于海安县博物馆后院西墙之上。清乾隆二十六年,海安巡检司萧海清作《海安十景》诗,其中“南城桃坞”一景,即是写现在海安被称为“老通扬运河北岸景观带”的景色。明清时期,海安南城就横贯于现县电信局、县政府原办公楼、县文化馆、电影院东西一线。现人民路为内城河,老通扬运河为外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