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墩遗址

历史

青墩遗址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县西北部约28公里处,是一处闻名全国考古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誉为江苏的“河姆渡”。首次发现于1973年,自1976年开始大规模发掘,属于良渚文化范畴。

青墩遗址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不仅有厚厚的贝壳层,有整齐的“干栏式”建筑,有排列有序的氏族墓葬,大量的动物遗骸,还有成团的炭化稻谷,精美的玉石器和骨角器,造型各异的陶器,刻有“原始八卦”的麋鹿角……其中折射出中华文明的诸多文明因子。据专家学者考证,盘古开天辟地,伏羲创八卦,伏羲引导先民渔猎种植……这些中国上古神话传说,都可以在青墩遗址的出土遗物上得到印证。所以,青墩遗址的文化遗存乃是距今6000~5000年之间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的最典型代表。

在青墩遗址出土的大批陶器中,有一枚堪称“国宝”的有柄穿孔红陶斧,系按石斧实物仿制的,分柄和穿孔斧两部分。此陶斧并非实用之物,但为当时穿孔石斧的装柄方法提供了实物证据。陶斧的造型十分别致美观,现为南京博物院收藏,系国家一级文物。

青墩遗址发掘以后,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由于青墩地域文化特征独特,是江淮东部面积最大,文化层堆积最厚且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故南通市人民政府首先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紧接着,江苏省人民政府又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06年,又进一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令人欣喜的是,拥有20000平方米遗址面积的青墩遗址,至今仍仅正式发掘了490平方米,占遗址总面积的四十分之一还不到,可谓发掘的还仅是冰山一角。

1973年在海安县原沙岗公社青墩大队发现的青墩遗址,经过一次试掘、两次正式考古发掘,先后出土新石器时代文物1000余件。青墩遗址的发现,将海安乃至南通地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改变了中国考古界关于江淮东部地区无史前遗址的传统定论。但青墩遗址发现40多年了,却仍有许多未能解开的谜。

青墩遗址出土的众多陶器中有三件东西让人琢磨不透它们的实际用途。

这三件陶器是红陶鬶、二流壶与灰陶高足杯。红陶鬶高27厘米,鬶口直径10.5厘米,鬶足为袋足,高4厘米,侧面带半环形耳把,耳把下附着点与一环壶纹相接,鬶口对应耳把的外侧凸出形成一个鸭嘴形流汁外泄口——与圆鬶口组合成汤勺儿状的曲面。就造型而言,陶鬶颇似一些专家学者描述的“整体观之,如一昂首探尾的动物”。

对陶鬶的用途有多种看法,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教材说是煮食物的炊具,查《说文解字》释为“一种三足釜”。但江苏涟水何茂红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认真研究比对则认为不是炊具,而应是斟酒或温酒的器具,理由是陶鬶容量很小,无论煮饭、煮粥,都不够一个人吃的,又有鸭形嘴,显然是便于倾倒流汁之类的东西的,不可能是炊具。

有意思的是,青墩遗址不仅出土了红陶鬶,还出土了二流壶和灰陶高足杯。二流壶是一只“鸭形壶”,下部像鸭身,上面有两个开口(有的遗址也出过三个开口的)。有人认为二流壶、三流壶是古人捕小虾的,也有人说是神器——装酒祭神的,最近有学者对二流壶用来捕虾之说予以否定,理由是壶身太小,根本装不了几只虾,再说也太重,使用不方便。而灰陶高足杯则完全是一只酒杯的样子,高10厘米,口径比乒乓球略大些,杯足像只倒扣的酒杯,着地部分更小些,整体看与今天的酒杯外形极相似。

红陶鬶、二流壶、灰陶高足杯这三样东西单个儿放在一个地方,人们猛然看不出它们的用途,但三样东西放在一起则极像是一套酒具。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张敏先生认为青墩古人早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煮饭吃剩放久了会发酵,时间一长,青墩古人会掌握酿制米酒的技术,因此他认为这三样东西有可能是酒具。

如果真是酒具,那就太珍贵了——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