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海祭是沿海地区祈安康、庆丰收的一种古老而又盛大的民俗和民间文化活动。它起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数朝不衰,至民国,海祭活动逐渐衰败。“文革”期间,祭海无人敢提,庙宇、祭器、祭文、鼓谱均遭毁坏。古时海上渔猎,为保海上平安,渔民举行海祭活动,代代相传。汉代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渔民对龙王的崇信逐渐风行,尊龙王为海神,建龙王庙于海边,出海、返港或节日,拜祭龙王逐渐盛行,或团祭或私祭。团祭时四乡渔民齐聚,摆香案、猪头三牲及糕果做祭,并饰以鼓乐。宋朝之后,天后(海神娘娘)信仰传至赣榆,渔民同尊龙王和天后,海祭仪式更为壮观。明代,渔民祭海活动逐渐引起地方官员重视,并参与了祭海活动,并确定祭日,请戏班唱戏三天,使祭海活动愈加隆重,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和民间文化活动。海祭活动集祭祀风俗、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戏剧表演于一体,它的发掘、研究其形成始末和现状,无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来说,还是对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的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