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医药学家、道教理论家、著名道士葛洪,约在东晋升平年间来到三清山炼丹。唐乾符年间,紫金光禄大夫、信州太守王鉴,暮年携家隐退在山下的大源坞(今德兴反大乡引浆村)。宋乾道六年(1170),王鉴的第十代孙王霖创建三清道观,后因世乱荒年,道观毁。
明景泰年间(1450-1456),王鉴的第二十八代孙王祜,在旧基再建三清宫,并沿途设景,增设殿宇,并施田以膳羽士。当时资政大夫、南京兵部尚书孙原贞为其手书“三清宫”坊额,三清山乃因此日渐闻名遐迩。
清代,三清山的天姿国色吸引着八方游客,时有名人程云吉、程一先、毛九瑞、肖立选、陈壎、程光壁、余朝楷等先后上山观光,浙江、安徽等省香客亦到三清山进香。三清山旅游业得到发展。而在清末和民国期间,由于连年战乱,三清山一度衰落:在近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清山是皖浙赣闽边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发展对外贸易,粉碎了国民政府的封锁,成为苏区食盐、医药、布疋等物资的重要供应站。
198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三清山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列为全省四个旅游区之一。1985年,成立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1988年8月,国务院又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已成规模,北麓建有汾水宾馆,经营住宿、饮食、商店、停车、摄影、导游等业务,山间还建有三清山第一、第二招待所、汾水村旅行社以及一些个体户经营的小吃部等。南麓的山谷里,新建了一座山庄式的响波桥宾馆以及梯云岭、日出山庄、青年茶社等。三清山的交通自成体系,上山有两条线路,一从浙江、安徽、景德镇经北山公路直达,一从南昌、上饶、玉山由南麓公路直抵,并分别与浙赣、皖赣铁路相衔接。在德兴、玉山、上饶市都设有去三清山的班车和旅游专车。
2005年9月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7月8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清山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9月21日,在葡萄牙阿洛卡举行的第11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江西省三清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2011年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道教文化
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葛洪
时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唐(周)圣元年(639),朝廷为了加强统治,割衢州须江(今称为江山市)之南乡、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设玉山县,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北宋宁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的道教建筑。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像;同时建起的还有福庆观、灵济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元时,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信奉全真派的方士,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多时达几十个人;更多的方士则信奉正一派,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谙熟各种醮祷仪式,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一为从事阴事,超度亡灵,如做功德、关殓等;一为从事阳事,如打醮等。据元人鲁起元在《游三清山记》中说,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扩建三清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童、玉女、潘元帅神像;山上景物、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等等。由此可见当时三清山上兴盛一斑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张天师为全国教主,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近在咫尺,传教、化缘的方士来往频繁,联系也极为密切,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的,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兴盛,散居于赣、浙、皖、闽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华”。他们结队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点燃香烛,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并鸣三眼铳助威,配以鼓乐,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每日多则上万人,少则几千人。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至景泰年间,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零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流霞桥、石阶“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建筑,并重建三清观,改建三清宫。明代的宫宇建筑十分独特:前后两进,座北朝南,以山上花岗岩雕凿干砌而成,石梁石柱,四周配以石墙,内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题刻45处。
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