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山111

历史

抗日山111

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峰,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滨海军区的抗日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边战斗、一边建设,建起了国内第一个抗日烈士陵园,树起了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

在苏鲁两省交界处,有一座海拔不足200米的山峰,因为山顶有一座形似马鞍的天然巨石,人们曾经称它为马鞍山。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上,这座小山却是国内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峰。那么,马鞍山又是怎么改称抗日山的呢?

谷牧 90岁采访 原国务院副总理

抗日山,原来不叫抗日山,为什么叫抗日山,就是从符竹庭开始,好多阵亡的同志都在那里,以后那个地方就叫抗日山了。我有抗日山的照片,照片上面有罗荣桓、朱瑞站在那里。

这就是谷牧提到的那张照片,由八路军战地记者郝世保拍摄于1942年7月7日。那一天,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军区在赣榆县马鞍山召开5000人大会,举行赣榆县马鞍山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

郝世保 80岁采访 八路军第115师战地记者

(山东)省里面的领导同志全部都到了,都在这里边,现在看不清楚了,还有一些民主人士。

参加落成典礼的包括时任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时任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政委符竹庭,以及黎玉、肖华、谷牧等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在抗日战争最艰险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要齐聚马鞍山参加落成典礼,在最艰苦的岁月里,抗日烈士纪念塔又是如何建设的呢?

1940年底,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指示,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第115师一路东进,最后到达沂蒙山区。当时的沂蒙山区在日本侵略者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下,贫穷落后,颓败荒凉,几万人的主力部队根本无法生存。为了迅速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政委罗荣桓决定移兵相对富庶的滨海地区,在赣榆开展青口战役,创建根据地,控制沿海港口,打通与胶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联系。

当时的青口是日伪县政府驻地和日军战略物资储备库,与赣榆县城赣马互为犄角,青口圩高池深,碉堡林立,驻有重兵,易守难攻。战役的主攻部队由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和山东纵队2旅联合组成。符竹庭、曾国华、江华、孙继先负责战役指挥。1941年3月19日青口战役打响,恶战6天后攻入青口,26日凌晨,我军在圆满完成预定的战役目标后,撤出青口。青口战役共歼灭日伪军1600多人,拔除日伪海头、兴庄等据点10多个,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是八路军东进滨海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自此陇海线以北地区大部为我军控制,滨海抗日根据地得以创建。但是在青口战役中,担任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原飞友、孟兆阁等十八位勇士,被日伪军围困在青口火叉巷内,战至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

为了悼念和缅怀为抗战牺牲的战友,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党委反复研究,决定建设抗日烈士纪念塔。政委符竹庭骑马跑遍赣榆、莒南、临沭等县边界山区,最后选中了赣榆县第四区谷阳乡马鞍山。

1941年7月7日,也就是全面抗战四周年之际,抗日山烈士陵园的第一座建筑物抗日烈士纪念塔开始建设,教导2旅政治部干事柴川若、刘宗璞负责筹建,敌工部通过地下关系从青岛秘密请来一位杨姓工程师负责设计和技术指导,石工由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选调,壮工由各部队抽调人员轮流担当。柴川若在1946年山东解放军滨海军区政治部编印的《滨海八年》一书中这样写到:

在修山工作中,海赣独立营谢政委乔参谋长以下,每人平均移动约及万斤的重量,旅直属队集中全力曾于一夜中平掉一个山顶子。

蔺雪峰 91岁采访 时任中共赣榆县徐山区区委书记

当时(班庄镇)徐班庄是比较富的,好几家地主都很开明,跟八路军是一致的,这一切工、料,修建这一切都是他们在那搞、设计。

建塔委员会在赣榆县于县长的领导下,协助运输了约二百吨石头,徐家莪、徐家渠、徐聘之、徐家懋、徐琴之、孟宪盛诸位先生出力最大,王大昭、王建安、王漾东诸先生慨捐砖瓦万余块,仲曙楼先生慨捐洋灰两大桶。

为了节省运输人力和减少敌人的破坏危险性,纪念塔决定竖在山上,同时为了节省打基础的人力物力,塔基便安放一块天然的大石头上。

文史学者 戚桂森

抗日山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以后要提写塔铭,找谁写呢?当时找了很多的老秀才,老绅士他们都为难,都不敢写。就在这时候八路军中有个年轻将领自告奋勇出来,我来写。用苘扎了一个苘把子蘸墨就书写了“抗日烈士纪念塔”这几个斗大的字。这个字写的风骨峭峻,这个群众纷纷称赞,说这个八路军能人就是多,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写字。这个青年人是谁呢?就是鼎鼎有名的书法家武中奇。

我的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