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

历史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

苏中战役期间,角斜民兵带领群众踊跃支前、赶磨军粮,赶做军鞋6000多双,还组成了千人的运输队和担架队,随军行动,及时为部队输送弹药,供应粮草。1946年8月20日“华野”领导机关驻在角斜,粟裕司令员在此召开高级军事会议,部署攻击丁(堰)、林(梓)之敌,角斜民兵担任站岗放哨、封锁消息的任务,致使敌人蒙在鼓里,毫无察觉。

1947年11月30日华东野战军一部发起海安拼茶战役,三十二旅九十四团在副旅长谢中光带领下,奉命进攻角斜,作为三打李堡的外围战,角斜民兵立即行动,全力支援,站岗放哨,封锁消息。战中组织后勤,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激战三天两夜,于12 月1日解放了角斜,有88位烈士遗骨安葬在角斜烈士陵园。碑铭、牌坊为张爱萍将军题签,碑文为江苏省军区副司令谢中光撰写,馆内收藏着88位烈士的英铭。淮海战役胜利后,刘邓和陈粟大军分路南下,饮马长江,待命发起彻底推翻蒋家王朝的渡口战役。1949 年2月10日,角斜民兵在区委宣传科长符永芝的带领下,组成一支由200多名基干民兵参加的常备民工队随三野十兵团二十九军行动,千里南下,渡江支前,直至福建厦门,历时九个多月,行程数千里,涌现出许多支前英雄,支前模范,许多民兵立功授奖,王玉富、崔伯勤、符永芝、郭文秀等被评为华东“支前英雄”、“支前模范”,他们的事迹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名录》,民工营先后获得“拥军模范民工营”、“爱民模范民工营”,馆内收藏着部分民兵参战支前用过的物品和支前民工、船工荣获的各种奖状、证书、证件和纪念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角斜民兵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受到了上级政府及军事机关的充分肯定。建国后,角斜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和巩固民兵组织,提高民兵军政素质;发努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组织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做到“组织落实、军事落实、政治落实”,取得好的业绩。1964年7月17日江苏省人委和江苏省军区授予“红旗民兵团”的称号,1966年3月24日又被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南京军区命名为“红旗民兵团”。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角斜民兵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没有分裂成两派,没有参加过武斗,没有丢失一枪一弹,没有间断民兵活动。1975年受到了代表中央军委视察角斜的粟裕大将等首长的高度赞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管武装,认真做好民兵工作“三落实”,坚持劳武结合,发挥民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民兵中先后涌现出省级以上劳模、标兵九十一人,多次受到上级党政军机关的高度赞赏。民兵团的旗帜上永远铭刻着许世友、粟裕、傅秋涛、管文尉、钟期光等已故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名字,他们生前多次来角斜视察;陈丕显、姬鹏飞、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注角斜民兵工作。

1996年5月2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海安隆重集会,纪念角斜“红旗民兵团”命名30周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及总参谋长吴铨叙,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总参动员部部长谭冬生,总政群工部部长邓先群及南京军区领导亲临大会,观看了“爱军习武,尚武保国”的军事表演,号称华东战区5号演习,紧密配合对台湾海峡的宣传攻势。迟副主席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给角斜民兵予以高度的评价。同年8月,中央军委总参、总政发文号召全国民兵预备役部队《广泛开展向角斜“红旗民兵团”学习的决定》,新闻媒介大量报道角斜民兵情况,在全国形成积极反响。

角斜“红旗民兵团”是高级领导机关命名表扬的全国唯一的团级建制的民兵标兵单位,命名三十多年来中央军委、南京军区、省军区等各级军事机关一直关注这面红旗,国际友人、留华军事学员多批参观考察角斜,在全国乃至在国际都有一定影响。“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作为全国唯一的乡镇民兵史绩陈列馆,馆藏战争年代、建国以来各个时期民兵发展中形成的各种奖章、奖品等各种文物资料,藏有陈丕显、姬鹏飞、张爱萍、迟浩田、朱文泉等首长对角斜民兵的题词真迹,藏有粟裕、许世友、迟浩田、张爱萍、廖汉生、钟期光、傅秋涛、彭冲、江渭清、杜平、向守志、固辉、傅奎清、方祖歧、张明、郑炳清、管文蔚、惠浴宇、韩培信、蒋文郁、任朝海、朱文泉、陈一远等首长视察角斜的照片等历史文物,藏有建馆以来各级领导、各省、各单位慕名来角参观、学习的历史记录,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已被多所学校作为德育基地,被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战争动员学作为“研究生实践基地”,被列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参观人员络绎不绝。

   我的网络营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