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的由来

历史

栾城的由来

春秋时,初属鲜虞国,后属晋为栾邑,晋中军元帅、正卿栾书封于此,置栾邑,是为栾城之肇始;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属赵;秦 属巨鹿郡 ;西汉,置关县,治所在今北十里铺;东汉,改置栾城县;三国魏时,并入平棘县,属常山郡;晋 属赵国 ;北魏时复置栾城县,属赵郡 ;北齐时废栾城县;隋设栾州,复置栾城县,初属栾州,后属赵郡;唐末改栾城为栾城县,先后隶属赵州、栾州、恒州、镇州 ;五代后梁 时又改称栾城县,先后隶属赵州、镇州、真定府、恒州;宋 初属镇州,后属真定府 ;元 初属赵州,后属真定路;明 属真定府赵州 ;清 先属真定府,雍正后改为正定府;中华民国 先后隶属正定府、范阳道、保定府、河北省;解放后 隶属石家庄专区,曾与藁城、无极、赵县合并,后属石家庄市 ;1958年并入藁城,旋即恢复栾城建制。栾城县历史悠久。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元帅、正卿栾书(谥号武子)食采于此,建为栾邑,西汉置关县,东汉改置栾城县。汉代名将柴武、唐代宰相苏味道、元代数学家李冶、红巾军起义领袖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等均为栾城人。历史上有“南京到北京,小县数栾城”之美称。宋代著名文学家“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都是栾城后裔,栾城县苏丘村即其祖籍,其祖先苏味道之墓现保存完好,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被共青团河北省委命名为着批“河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OO一年八月,中国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在栾城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