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府的卫所军屯 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寒微,在元末社会大动乱的废墟之上建立起大明朝。历史上称赞朱元璋“得国之正,皆非汉唐宋所及”。明太祖对元朝制度因革损益,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国家制度,影响十分深远。他为政崇尚刚猛严厉,实行重典统治,制定了《大明律》和《大诰》,强化社会控制,实行特务政治和文化专制,强化君主集权。他进行官制改革,废除宰相制度;首创了使官办学校与科举密切结合的做法,疏通了举才之道;创立了一套以卫所军屯为骨干的军事制度。 由于战略位置之重要,真定府不但驻屯真定卫,而且驻屯神武、右卫。这两大驻军,对真定府一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许多村落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攻克元大都(北京),从而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朱元璋为加强边防军事力量,巩固北征胜利,下诏编定军役法,“革元旧制”,“罢诸翼统军元帅”。“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规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50人为总旗,10人为小旗。从此创立了全国统一的卫所兵制。 洪武三年(1370),设真定卫,作为真定、保定二府的驻军。其指挥使司设在真定城内府衙东南。下设前后左中右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下设若干百户所,分驻各州县、隘口。洪武六年(1373),真定、保定二府西缘的“紫荆、龙泉、倒马、固关、护城、防操等军墩夫等役共九千余名”。其中娘子关也随固关置兵戍守,统属真定卫。 大批卫所的设置,必然给各地人民增加繁重的经济负担。特别是经过长年战争,“田地荒芜,居民鲜少”、“多无人之地”,于是军需供应成为明王朝建立之初的一个重要难题。为解决军队增加和军需不足的矛盾,朱元璋借鉴历史上军队屯种戍守的经验,于洪武七年(1374)诏定屯田法,规定在全国普遍设立军屯。当时的真定卫各所,共设“军屯七十有二,坐落滹沱河一带与真定、藁城、获鹿、栾城等州县,村社错设,军民杂居屯地”。据说,石家庄村就是这时出现的,它是真定卫的军屯或官庄。在明代,既不属于真定县也不属于获鹿县,一直属真定卫。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废除卫所军屯,军籍改为民籍,石家庄才归获鹿县管理。从此,《获鹿县志》上开始出现“石家庄”村。
梧桐子家乡代言-石家庄历史故事
上一篇:南宁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