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木的历史——神木的名称的由来

历史

关于神木的历史——神木的名称的由来

神木古称麟州,历史上曾是边关要塞,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名扬青史的杨继业父子曾驻守于此,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曾巡边到此,留下了《渔家傲·麟州秋词》等著名诗篇。神木也曾是革命老区,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党组织。1934年建立了红色政权——神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少数几个坚持到全国解放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

道光《神木县志》载:“县东北杨家城,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约十步,有松树三株,大可二三人合抱,唐代旧物,人称神木。金以名寨,元以名县,明代尚有遗迹”。 据此,神木以神木而得名的说法比较可靠,但是为什么要把松树说成是神木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相传张骞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径此地,正当赤日炎炎,人困马乏,看见路旁土坡上有几颗高大的松树,根枝相连,树荫扶疏,就好像天然搭起的一座凉棚,正好乘凉。于是下令下马解鞍,在此处休息。张骞找了一块石头放在树荫下,于是他就头枕石头躺下休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见自己驾一叶小舟,悠悠荡荡地泛入天河,走进天宫,于是乎,他舍舟登岸,信步走去,见到好多琼楼玉宇,奇花异石,忽然间一阵幽香过后,隐隐有机杼声传入耳中,循声而去,竟来到织女织锦的地方。织女们看到张骞惊奇之下一起围了过来,殷勤地款待他,并且向他问了好多人间的事,他都一一作了解答。临走时,一个年龄较大的织女从机下抽出织机石一块,赠送给他,作为纪念。他郑重地接过来,藏在自己的袖筒里。

一觉醒来,日已过午,他举手整冠,准备上路,只觉得袖中沉甸甸的,用手一摸,摸到一块石头,原来织女送他的织机石仍然在他的袖中。于是后人便把这段神话作为神松的由来,神木的名称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