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江苏淮安(9)

历史

千年古城,江苏淮安(9)

明朝
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六年夺取淮安路以后,虽然还没有建立明朝,便于此年四月,立即改淮安路为淮安府,下辖山阳、清河、安东(即今涟水。原为州,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桃源(今泗阳)、盐城、沭阳六个县。另外还辖有海州(元代叫海宁州,洪武初改海州)
及其所属赣榆县。洪武十五年(1382),增辖邳州及其所属宿迁、睢宁二县。一共二州九县,一直到明末不变。当时徐州未设府,只为一州,故淮安所辖几为半个苏北,比元代略小一些。明平定天下以后,分全国为十三个省,外加南北两个直隶,共十五个省级单位,淮安属于南京,即南直隶。据《明史·地理一》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时,全府编户80689,口632541。弘治四年时,全府户27978,口237527。万历六年时,全府户109250,口906033。
洪武年间,都城在南京,江南财富就在身边,漕运不是什么大问题。明成祖迁都北京,财富由东南供给,漕运成了生命线。永乐元年(1403)七月,命平江伯陈瑄充总兵,兼管海陆粮食运输。永乐九年,修浚了元代的大运河,使南北直接转输。仍命陈瑄主管此事。
当时江南漕舟抵达淮安后,都要陆运过坝,越过淮河到达清河,劳费甚钜。永乐十三年,陈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循宋乔维岳沙河故道,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引导湖水入淮,并在新河上筑了四闸,(后又增筑一闸,即板闸)以时渲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清河,避开了淮河的风险,又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明宣宗即位,命陈瑄直接镇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因为漕运的关键在淮安,命他镇守淮安,就是让他在淮安扎下去,专心致志办好这一差事。陈在淮安的官邸在今楚州宾馆内,东边是他的总兵府,西边是他的私宅,私宅后来成了漕运总督府。
因为漕运涉及到催粮、督运、河道整治等多方面,与各省部军政官员打交道,要协调许多关系,不是一员武官所能做到的。景泰二年(1451),在淮安设立了省部级机构漕运总督府,委派一名文臣总督驻此(第一任总督是王竑),专管天下各省漕运事务。总督外加都察院都御史和巡抚衔,兼巡抚淮、扬、凤、庐四府,还提督军务,可以弹劾处置有关官员,权力很重。为了保证漕运畅通,同时又配备了漕储道、漕运理刑等一系列官属。原有的漕运总兵、参将等武官不变。他们分工,文督催,武督运,还兼管河道。这是一个大的机构。当时本地驻军也比较多,有淮安、大河等卫所,每个卫均有几千人。自城西运河开通以后,又在板闸设立一个钞关。这个钞关类似现在的公路收费站,专门在水上收税费,每年可收白银数百万两。一时淮安城内小至七品县令,大至二三品总督大员,到处是官衙,有“官如传舍(旅舍)”之称。
漕运总督衙门几经变迁,最后定在城正中央。遗址现已发掘清理,供游人参观游览,北部原是大观楼位置,将建立漕运博物馆。督府衙门的存在,证明淮安古城曾是准省级的城市,并非只有七品芝麻官的一般小县城,也不是仅四品黄堂的一般府城。有条件的话,应当修复一些督府的建筑,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淮安府府衙为宋元时代的旧官衙,明清两代多次修建,现为淮安机械配件厂占用,在电影公司西北边。以上两处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德十四年(1519)十一月乙巳,明武宗挟着妓女刘美人“南征”朱宸濠,至淮安时,南京及山东、河南、淮扬等处,文武百官,皆以迎送车驾,汇集春夏戎装,徒行道路间,无复贵贱。佞臣江彬不时传旨号召,有所征索,旗牌官考缚郡县长吏,不异奴隶。通判胡琮惧而自尽,南京守备成国公朱辅见彬即长跪,漕运总兵远候仕隆稍不为为屈,彬怒,数窘之。江彬又遣官校四出至民家,假传圣旨向官民索取鹰犬、古器,民惴惴不敢致诺,或稍不如意,就被抓走。近淮三四百里间,无得免者。甲寅,武宗至淮安府,屏去侍卫,徒步入城,驾幸总兵顾仕隆私第。十五年九月北还,初七,驻跸淮安,漕运都御史从兰、漕运总兵官顾仕隆等呈进贺功金牌、并花红彩帐。明武宗戎服簪花,鼓骑入城。经过山阳县儒学时,入进学校,视廊庑肖像。移时,复入教官舍,取《资治通鉴》等书以出。先是,有司治故尚书金濂第,以俟临幸。是夜止濂第。癸亥,重阳节。武宗住在淮安,刘美人住金濂后楼,左右兢进菊花,旗牌官遂缘此责取于民,城中大扰。武宗后来在清江浦自泛小舟,渔于积水池,舟覆落水,左右入水掖之而出。自是身体有病,回去以后不久就死了。
明代东南沿海一直闹倭患,嘉靖三十八年(1559),淮安一带倭寇闹得最凶。为了御倭,朝廷停止漕运总督的巡抚兼职,让其单管漕运,另单独增设一巡抚,专门负责抗倭军事。此时状元沈坤因丁母忧在家,亦散家资组织民兵千余人抗倭,屯兵城外,倭纵火焚烧,官兵且却,坤率众力战,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因屡打胜仗,人称“状元兵”。一次,倭乘顺风自庙子湾海口登岸,由马逻、建义,直至郡城东之樱桃园,惨杀军民男女无算,内一酋,身长九尺,头大如瓮,手挥双刀,铳箭不入。大河卫萧指挥、苏千户皆亡于阵。漕抚李遂先设伏于柳浦湾,又掘坑堑数百于姚家荡,然后出兵御之,火炮具举。贼退至柳浦湾,伏起,长趋至姚家荡,遇坑辄仆。促足不甚捷,既仆不能即起,因尽歼其众。即坑内埋之。为了便于防卫,漕运总督修建联城,将老城与新城联结起来。联城建成以后,为淮安三城特殊格局奠定了基础。沈坤后来被诬瘐死狱中。当年抗倭的古迹有状元楼(在河下)、埋倭墩(在季桥、复兴等乡镇境内)等。
沈坤抗倭时,据说吴承恩曾参与其事。吴承恩(1506—1582),明代大文学家,小说《西游记》作者。字汝忠,号射阳。出生于河下一个小商人家,先世三代为学官,至其父为小商人。早慧,才华横溢,童稚即为生员。髫龄以文鸣于淮,投剌造庐,乞言问字者恒相属。然屡困场屋,嘉靖二十九年始为岁贡生。四十四年选长兴县丞,因不谐于长官拂袖归。未几,补荆府纪善。性诙谐,童年时即好奇闻,成年后即以当时流传的西游故事,广泛采集历代志怪小说和淮安地方民间传说,撰写出世界名著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工书法,取法虞世南、欧阳询,并掺以黄山谷笔意,一时金石之文多出其手。爱绘画,少年时代即被称为“通神佳手”。精鉴赏,收藏甚富。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其诗出自胸臆,清而不薄,淡而能隽。著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4卷、《续稿》1卷、短篇文言小说集《禹鼎志》,编有选词集《花草新编》和长篇小说《西游记》。
当时淮安还出了军事理论家王鸣鹤。王系淮安卫海州千户所人,世居淮安城内。武进士。由卫指挥升守备、参将,终都督佥事。著有兵书《登坛必究》40卷。前些年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中国兵书集成》,收入了此书。全集40余本,此书占五厚本。
万历四年(1576),黄河泛滥,水灌淮安三城。邑人胡效谟《淮安大水记》略云:水高五六尺,由通闸建瓴入。高于街四五尺,悬注以入。水且沙半,凡所经河渠,中心皆沙为洲,所过街市,房廊两旁堆沙三四尺,门户闭,晓即沙壅,挖始得开。院落中,蚊可斗量,昏明之交,声若风雨;平地水已七八尺。乡聚屋低者,水压其檐。人皆穴屋栖梁上。高者门未没尺许,人皆桴偃卧出入,稍不戒随浪旋没。时两城水关皆闭,城门皆筑土坝。外水固不得入,城中雨水积已五尺余。城外水高于城内屋脊,夜静水声汹汹在梁栋间,坐卧令人魂摇心荡。八月十八日,大震电一夜,城中水深七尺,烟火尽绝。
因为大水直冲淮安三城,漕运总督吴桂芳、兵备副使舒应龙、知府邵元哲等,于徐杨筑老坝堵住淮河主道,迫使河水由新开支道草湾河(即今道)向东北,经涟水再东行。南行的淮河故道,后渐淤塞,成为运盐河,今河下河段已成为两淮公路了。
崇祯八年二月,朱大典来淮任漕运总督,兼江北巡抚。十一年,农民起义军再入江北,大典与安庆巡抚史可法提兵遏之。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十三年,河南贼大入湖广,大典遣将救援,屡有功,进左侍郎。明年六月命大典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镇凤阳,专办流贼,而以可法代督漕运。淮安南门外护城冈上踞最高之地,形家谓巽地高峰,为一郡风水所系。故明漕抚朱大典在其上建造龙光阁以壮文峰。自建阁后,科甲鼎盛,民物殷富。其门西向,与西北文峰塔相应。大典字未孩,金华人,振厉风纪,扶植士气。时中原扰乱,岁复大。发仓平粜,群赖以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灭亡。河南兵乱,福、周、潞、崇四王,各弃藩南奔到淮安,官船都停泊河下湖嘴。十一日,周藩王薨于舟中,路抚为买赵启申民舍治丧。十八日,福王命司房陶进喜向路抚借船,以潞王原借船与之。既又借寓湖嘴生员杜光绍花园。至四月初,诸藩均南去。福王后来在南京即位,建元弘光,是为南明。不久,南明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也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