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文化

历史

邹平文化

今之邹平县为原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相继合并而成。三县自西汉建置以来,历经数代更易,其建置时有增设省废,境域时有割并分析,而三县建置自成脉络,各不混淆。邹平县历史悠久,从目前县境内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来看,先后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由此可知,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邹平县境内就有勤劳智慧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着灿烂的中华文化。据旧志记载,最早夏曾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设立邹侯国,隶属青州。春秋时设苑囿、夫予邑、於陵邑,隶齐国。战国时属田姓齐国,隶属齐郡。邹平境内置县大约在西汉初期,楚汉战争以后,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分封诸侯,当时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初置13部州。山东分属青、兖、徐三州,青州领平原、济南、千乘、齐、北海、东莱6郡。时邹平地区建有7县: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东)、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於陵县(治所在今临池镇古城村)、朝阳县(治所在今码头镇旧延安村东15公里史称魏王城)、菅县(治所在今魏桥镇菅家村)、高苑县(治所在今苑城驻地)、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乡驻地,皆统属于青州部。邹平梁邹、於陵、朝阳、菅县5县隶济南郡,高苑、东邹2县隶千乘郡。东汉初年,东邹县省废。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改称济南国,邹平、梁邹、於陵、东朝阳、菅县5县仍依西汉制,隶属青州部济南国。晋朝初,废菅县并入东朝阳县。仍为邹平、梁邹、於陵、东朝阳、高苑5县,其中邹平、梁邹於陵县隶属济南郡,东朝阳、高苑2县隶乐安郡。隋朝初,东平原郡废除。开皇三年(583年)降济南郡为齐州。将北齐平原县治移于邹平故城孙镇,仍称平原县。十八年,又改平原为邹平县,隶齐州。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县治移入今长山镇,隶淄州。大业初,并济南县入长山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朝阳县入 临济县,隶齐州。唐朝建立后,在临济县治设邹州,邹平、长山、临济、高苑等县均隶之。二年(619年),邹平县治移于赵台城(今九户镇古王台)。八年(625年)邹州废止。邹州原所属邹平、临济等县改隶谭州(治所在今章丘西平陵城),同时又将邹平县治由赵台城复迁回孙家镇。长山县、高苑县改隶淄州。贞观元年(627年),谭州废止,邹平县改隶淄州,临济县改隶齐州。五代时,邹平、长山、高苑3县仍隶淄州,临济县隶齐州。宋朝初,邹平地区诸县及淄州隶属于京东路。咸平四年(1001年),临济县省废,其地分别析入邹平、章丘二县。景德元年(1004年),邹平县治又移于济阳县废城(旧口)。邹平、长山、高苑3县及淄川同隶京东东路淄州。宋末金初,由于战乱,为利于自保,邹平县城由旧口迁至今邹平县城。元初,邹平、长山、高苑隶济南路总管府淄州。元宪宗二年(1252年),析邹平、章丘县地,以邹平县之齐东镇立齐东县,隶济南路。析邹平之青平镇立青城县,隶陵州。中统五年(1264年),淄州升格为淄州路,并置总管府,邹平、长山、高苑仍隶之。至元二年(1265年),实行“划境之制”,邹平县划归济南路总管府直接管辖,高苑县划归益都路管辖。齐东、青城两县则划归河间路(治所即今河北省献县东南)管辖。同时淄州路改为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淄莱路又改为般阳路,长山县属之。明朝时期,邹平、齐东二县隶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长山县隶般阳府,高苑县隶青州府。此后,境域多有变动。洪武二年(1369年)青城县省废,其地析入邹平、齐东二县。洪武九年(1376年),般阳府降为淄川州。洪武十二年(1379年),淄川州废,长山县又改属济南府。十四年(1381年),复立青城县,亦属济南府。此,邹平、长山、齐东三县鼎足而立,一直延续到建国后1956年。明、清时代,政局稳定,区划未有多大变动。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皆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管辖。邹平县为乡里制。中华民国初期,废府、州,沿用道制,三县先隶岱北道,后隶济南道。1927年废道制,只存省县两级,三县直属省。1933年7月,梁漱溟在山东推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实验县又将邹平7个区划为14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调整区划。1950年4月,耀南县复名长山县。1953年6月,邹平、长山二县复划归惠民专区。1953年4月,淄川县第六区胶济铁路北35个村庄划归长山县,称临池区。1956年3月,邹平县、长山县合并为邹平县,齐东县、高青县合并为齐东县(驻地田镇)。1958年11月,撤销东县,将其原辖青城、花沟、黑里寨、九户、魏桥、码头6个公社划归邹平县。同时邹平将其原长山县所辖马尚、房镇、南闫、张坊4个公社分别划入淄博市张店、周村两区。1961年10月,高青县恢复,邹平县复将青城、花沟、黑里寨3个区划归高青县。自此,邹平县境域始定。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相继合并后,原属三县的县城都在今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