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江苏淮安(14)

历史

千年古城,江苏淮安(14)

晚清以来淮安文化现象回顾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极,建立大明王朝。1403年,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惠帝朱允炆的王位迁都北京,为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使南方大米、绸缎、贡品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帝京,大规模整治和修通了京杭大运河,为控制这条经济大动脉,使之畅通无阻,明王朝在淮安设漕运总督署,建府署、榷关,并给予漕运总督以兵备、财政、司法审判以至行政管理等权力。明初为发展生产,又推行“移民政策”,当时淮安的人口遽增,商业繁荣,使淮安渐渐成为苏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淮安的这种“昔日辉煌”随着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清代“康乾盛世”也达到了顶点。如果单从文化方面考察,在清顺治、康熙时即形成了邱象升、邱象随兄弟为代表的“邱氏世家”;在雍正、乾隆时也形成了以阮学浩及阮葵生、阮芝生父子为代表的“阮氏世家”。到清道咸年间, 淮安经历500年沧桑,500年的封建文化沉积,在文化界、学术界出现了名扬全国的潘德舆、鲁一同、丁晏、高延第四位文人、学者;到同光年间,又出现了著名学者徐嘉和段朝端。同时淮安城内形成了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丰厚经济实力、渊远文化素养的“丁、韦、何、许”“四大家族。 还有“潘、鲁、丁”“高、徐、段”和“四大家族”作一简单介绍。
高延第(1923—1886)字子上,号槐西居士。其父士魁,号紫峰,道光已丑(1829)进士,官四川丹棱知县,蓬州知州,亦是地方著名学者。高延第幼承家学,满腹经纶,然科举失意,屡试不爽,中年后“深闭不出,锐意著书,”是同治《重修山阳县志》主要撰稿人之一。光绪九年(1883)主纂了《淮安府志》,其著作还有《盱眙县志》、《涌翠山房集》、《老子证义》、 《论文要旨》、《山阳耆旧诗选》等。他一生仅是“监生”,然他的学识为仕官、学者所钦服,学使黄漱兰(名体芳)侍郎以他的学行上奏朝廷,高延第方得“钦赐翰林院待诏”的虚衔。
徐嘉(1834—1913)字宾华,出生于贫苦市民家庭,咸丰四年,(1854)以府试第一入学,迭经战乱而从未弃学,至同治九年(1870)江宁乡试中举,1903年方选任昆山教谕,几乎一辈子研究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完成了《顾诗笺注》20卷,这是一部研究顾炎武思想、史实资料翔实完备的著作,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是现今顾炎武研究者必读的基本书籍,其文学著作有《味静斋文集》。
段朝端(1843—1925),字笏林,秀才,一生课读,从事淮安地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工作,是《楚州丛书》的主要撰述人和资料提供者。1920年主持了《续纂山阳县志》编撰。其著作有《椿花阁诗集》、《椿花阁文集》、《楚台闻见录》、《淮人书目小传》、《淮著收藏记》、《跰躃余话》等。
丁晏(1794—1 875),字柘唐,九世祖从济南来淮定居。道光元年(1821)举人,清代中后期著名经学家、文学家,著作甚丰,为“当世之冠”。
丁寿昌,晏之长子,字颐伯,道光丁未(1847)进士;留户部任用,同治二年(1863)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后授知浙江严州知府,四年为救水灾殁于任上。
丁寿祺,晏次子,字仲山,咸丰已未(1859)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刑部郎中,后外放为迤西道台,未赴任,回淮养亲。
丁寿征,晏四子,字子静,道光丙午(1 846)优贡,应试作《经说》,颇得学使俊藻和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器重,官八旗弟子教习,以知县候选,精经史、小学。
丁氏子嗣颇多,人丁旺盛,在淮安城内形成庞大家族群体,为“四大家族”之冠。
韦氏家族以韦坦、韦墉兄弟为代表。。
韦坦,字竹坪,号恬斋,道光丙申(1836)进士,官兵部主事晋职方司员外郎总司事。韦坦是一个办事干练、严肃又廉洁奉公的官吏,曾随大学士耆英“治狱绥远”,视察河工,赈灾济民,杜绝迎来送往,颇得道光皇帝的赏识。能诗文,《山阳艺文志》收有为李宗昉藏《题龚圣予(龚开)驯象图》诗。
韦墉,道光甲辰(1844)副榜举人,亦能诗文。
山阳何氏亦兴起于清道光年间,其代表人物为何锦及子侄其杰、其浚、其厚。
何锦,字濯波,先世为浙江余姚人,是清代淮安大数学家骆腾凤的女婿,虽无科举功名,但“性孝友,敏于任事,喜为乡里兴利”,曾协助丁晏修葺旧城废垣,修复龙光阁,主普济、育婴两堂,任劳任怨,在地方上有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威望。
何其杰,锦子,同治甲子(1864)举人,官内阁中书,委署侍读,去官归里后,继承乃父之风,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每有义举,长官咸仰其计划,故城工、文渠、学宫、学额积谷等靡不赞助成事。”
何氏另有:何庆芬,同治甲子(1873)举人。
何其厚,锦侄,同治癸酉(1873)举人(顺天榜)。
何其浚,锦次子,同治癸酉拔贡,“以谨厚见称,乡里公益多规随兄并为当事。
排在“四大家族”末位的许氏家族曾出了两位进士,许氏故宅在城内多子巷,以前大门朝东,在上坂街,门楣有“进士第”三个大字的匾额。
许世埙,嘉庆已卯(1819)进士,生平事业,无考。
许焕,同治癸亥(1863)进士,曾做过一任安徽霍山知县,具体事迹不详。
许氏另有许汝衡,道光乙酉(1825)拔贡,能诗文,《山阳艺文志》收有其文《汉高祖杀淮阴侯说》,诗《九日偕焦文甫麓樵兄登咬金墩》,其中有“归去不须伤往事,满城秋色树苍苍”句,颇为直白感人。
到了清代同光年间,本来十分“兴旺”的淮安四大家族,很快地衰落了,代之而起的那就是“秦、杨、叶、范”四个家族。秦氏住城内小鱼市口东,原有宏大气派的大宅门;杨家在更楼东,以杨士骧、杨士骐等八个兄弟为代表;叶氏的住宅在兴文街,现已完全拆毁,建起了“楚州宾馆”;而范氏祖宅在丁光桥,后支系在西长街,原住宅也被毁,建成了“月湖小区”。
现在淮安的老人没有不知道城内头号大地主秦少文,解放前秦家在南乡计有万余亩良田,秦家宅院雕梁画栋,房屋百间,大门和“明三暗五”的堂屋砖雕十分精美,秦少文妻妾成群,儿子就有十几个,过着十分靡烂奢侈的生活。
秦少文,名保愚,字少文。父秦焕(1817—1891),字文伯,秦姓原是世代穷苦的儒生之家。秦焕通过苦读于咸丰十年(1860)中进士,留户部任用。秦焕精于制艺文字(八股文),在京城同僚中颇有名声,有“文虎”之称。因为在京被抽调参办同治皇帝“大婚典礼”所表现出来的“干练”,“京察”“一等加一级”,以三品衔外放广西桂林知府,调任梧州知府,广西按察使。“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秦焕晚年“归籍养疴”,用薪俸积蓄“购屋置地”,颐养天年。秦少文不是“读书种子”,但很有“经济头脑”,很会经营、盘剥,几十年间,成为淮安城内首屈一指大地主、大富户。后来秦少文花钱捐了一个“侯选知府”,民国十年(1920),《续纂山阳县志》辑成,还附庸风雅挂了个“参校”,在志书上留了个名子。秦少文在经济上是个暴发户,在政治上保守反动,辛亥革命淮安光复期间,作为“乡董”之一,在扑杀革命志士周实、阮式过程中扮演了不光采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秦氏“长房长孙”秦粤生,字寄尘,1882年出生于广西祖父任所,后以“优贡”身份在京城任“七品小京官”。秦粤生能诗文,著有《寄尘诗稿》、《寄尘文稿》,他的诗文能反映清末民初社会现实,颇有价值。1939年日寇侵占淮城时,秦氏一家躲到城南十五里的“秦田村”,日军一百余人全副武装包围了整个村庄,“请”秦粤生出任日伪淮安知事。秦粤生拒绝“合作”,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崇高的民族气节。
对于“杨姓”人家,淮安老人有两种说法,一指住大鱼市口东的大地主杨咏禹家,杨咏禹拥有八千石以上的租谷,杨咏禹在世时吃喝嫖赌抽,到抗日战争前,杨家已迅速败落;一说是住更楼东的杨士骧、杨士骐家,笔者倾向于后说。
杨士骧(1860—1909),祖籍安徽泗州,其祖殿邦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来淮任漕运总督,咸丰三年(1852)卸任后在淮安定居。杨士骧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官至直隶总督(本书第二编有专文介绍)。因为杨氏未入淮籍,《淮山肄雅录》、《淮安府志·贡举》不录其名。杨士骧兄弟8人,均有科举功名,高的是进士翰林,低的也是秀才。在清光绪年间一跃为显赫的权贵、大地主。
杨士骧兄弟与袁世凯关系密切,清末民初随着袁世凯权倾朝野,杨氏兄弟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后来也随袁世凯的死亡而销声匿迹。现介绍一下杨士骐。
杨士骐(1862—1918),1882年壬午科举人,捐道员分直隶任用,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1900年10月,随李鸿章入北京与“八国联军”议和,参与签订卖国的《辛丑条约》。后入袁世凯僚幕,充洋务总文案。1903年,以四品京官任商部右参议,次年任上海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监督。1906年后任商部参议、右丞、左丞,直至右侍郎兼驻沪帮办电政大臣。1909年,清政府敕令袁世凯组成“责任内阁”,杨士骐被任命为“邮传部”大臣。清王朝复灭后,任北京政府政事堂左丞,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为袁世凯复辟帝制不遗余力。1915年1月,代表袁世凯向当时民国政府“立法院”发表“关于变更国体之宣言”。当了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在全国民众一片“讨袁”声中死去,杨士骐蛰居上海,1918年9月被小妾毒死,也成了封建帝制的殉葬品。
淮安的叶氏、范氏也是拥有数千石租的大地主。叶氏到民国年间家庭败落,从这个破落家庭走出去,投身革命的叶林解放后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市委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范氏”兴起始于生活在道成年间的著名文人范以煦。范以煦(1817—1860),幼年从外舅祖丁晏学,道光癸卯(1843)优贡,博闻强识,熟谙地方掌故,精于史料考据,一生坎坷,43岁方中顺天副榜举人,第二年即弃世。著有《淮壖小记》、《淮流一勺》和《楚州石柱题名考》。由于资料阙如,范氏后人情况鲜见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