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射阳县曾为广陵郡郡治,大名鼎鼎的陈登在这里做过太守。《资治通鉴》卷62记载:建安二年(197),涟水人陈登被曹操看中,命他为广陵太守,用以掣肘吕布。”临别操执登手曰:“东方之事,尽以相付”。《三国志》卷229记载,陈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建安四年(199),他协助曹操、刘备在下邳消灭了吕布,“功拜伏波将军,甚得江淮间欢心”。后来东吴孙策率十倍兵力围攻广陵郡,也被他击败。改任东阳太守时,“广陵吏民佩其恩德,共拔郡随登,老弱襁负而追之”。他在这里造福后代的事情很多。比如治水,沿运一带不少地方名“陈公塘”,据说即是他当年开始兴修的塘埝。但陈登在历史上传名全不是因为这些,而是他那“湖海元龙豪气”⑤。
三国时代,淮阴县、射阳县均属于魏。不久,射阳县被废,直到晋太康元年(280)才又恢复,中间约有半个世纪。见《宋书》卷35州郡一。
公元二百年十月,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安置在河南山阳。淮安从晋代起亦称山阳,不知从何时起,竟认为刘协降封的山阳就是楚州。今楚州区粮食局处,过去是一座“都土地祠”,里面供奉的都土地就是山阳公,并有汉献帝和伏皇后的塑像。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39“楚州古迹”即记载“古山阳土地庙”,“像设冕服”,并云“旧志”就是如此记载的。同时记载的古迹还有刘伶、杜康的遗迹刘伶台、杜康墓,均在楚州山阳“县北边淮”。淮安汉晋古迹还有一个范张祠,在城内南市桥南。范张指汉范巨卿、张元伯。据正德《淮安府志》卷十一记载,旧有碑,碑载二人友谊,详见《汉书》所载。祠中原塑有范张二人像,有道士供事香火。日久,道士潜易其扁曰“南道堂”,毁二像,易以道像。正德十二年,知府薛(斌下金)责令道士复范张祠原额,仍塑二贤大像。明末祠废。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射阳、淮阴二县同属于徐州广陵郡。(此时广陵郡只统8县,共8800户)永嘉之乱以后,淮河以北大抵沦于石勒,属于北朝。公元317年,晋元帝南渡,进人东晋时代,淮河一带开始成为南北战争的前沿阵地,时得时失,相互拉锯。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分广陵郡增设山阳郡,同时置山阳县。山阳郡的治所就设在山阳县,就是在我们现在楚州区这个地方。此为淮安称山阳县之始。山阳郡的建立,使淮安在历史上真正以一个府郡州一级的城市,第一次成为苏北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至今已将近1600年。
郡县名所以称山阳,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其境内有一大的集镇,地名就叫山阳,新建的郡也就叫山阳,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寰宇记》云:“以境内有地名山阳,因以名郡县。”《宋书·州郡志》:“山阳令:射阳境,地名山阳,与郡俱立。”清范以煦《淮壖小记》亦主此说,当与史实相符。另一说法是因内有一钵池山。县在此山之山阳故名山阳。此说亦有道理,但无书证。还有一说,见《元和郡县志》引《通典》,说“吴王濞反于广陵,山阳率众于此拒之,因以山阳为名”。好像山阳是一人名,但无其他佐证,很难采信。如这个山阳是地名的话,则山阳一名更早了,竟有2158年以上!
郦道元(466—527)《水经注》卷30云:中渎水(即今运河)“自广陵出山阳白马湖,迳山阳城西,即射阳县之故城也。”根据这条记载,新建之山阳县城当与原射阳城很近,在射阳县城稍东。
正如前文所说,山阳县虽然始建于411年,但山阳这一地名却是很早就有了的,并且作为军事重镇载入史册,它的名字甚至比射阳二字还响。前面所引《资治通鉴》卷70记载蒋济作“土豚”,将山阳池中的战船全部引入淮河一事,就说明山阳这一地名,三国末期(黄初6年[221]10月)就存在,此时离建立山阳郡、山阳县之前至少有186年了。此后山阳一名史不绝书:
《晋书》卷91:孔衍为广陵太守,“虽郡邻西贼,犹教诱后进,不以戎务废业。石勒尝骑至山阳,敕其党,以衍儒雅之士,不得妄入郡境。视职期月,以太兴三年(320)卒于官,年五十三。”《十六国春秋》:隆和元年(362),北中郎将庾希协助陈佑守洛阳。后希自下邳退屯山阳。
《晋书》卷73庾亮传:太和中(366—371),庾希“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初,郭璞筮冰云:子孙必有大祸,唯三阳可以有后。故希求镇山阳。”
《晋书》卷8:太和四年(369)十月,桓温与燕人作战失败,“收散卒,屯于山阳。”11月辛丑,“桓温自山阳及会稽王昱会于途中,将谋后举。”
《资治通鉴》卷113: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四月,“刘裕以新淦县公诸葛长民都督淮北诸军事,镇山阳”。《晋书》卷85诸葛长民传亦载此事,并云:“义熙初,慕容超寇下邳,长民(自山阳)遣部将徐琰击走之”。
《宋书》卷51刘道怜传:义熙四年(408),“时鲜卑侵逼,自彭城以南,民皆保聚山阳,淮阴诸戌并不复立。道怜请据彭城以渐修创。朝议以彭城县远,使镇山阳。”
《宋书》卷1,义熙六年(410),刘裕“至下邳,以船载辎重,自帅精锐步归。至山阳,闻何元忌败死,虑误京邑失守,卷甲兼行,与数十人至淮(江)上。”
历史文献记载,山阳在建郡县之前,不但是军事重镇,而且早已成为兖州、青州等州的治所。例如《南齐书》卷14记载:“晋明帝太宁三年(325),郗鉴为兖州,镇广陵,后还京口。是后兖州或治盱眙,或治山阳。”事实上此时山阳已成为州郡一级的城池,只是尚没有正式明文固定下来而已。山阳未建县建郡之前近200年中,由一个大集镇,屡次成为重兵镇守之地和州郡治所。这为后来同时在这里正式设立山阳郡、山阳县奠定了基础。义熙间建立郡县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
当时山阳虽未立县,但山阳大镇却早已有了城池。《南齐书》卷14续云:义熙二年(406),诸葛长民为青州刺史,把他的治所迁到山阳。这时山阳与北朝鲜卑接境,诸葛长民上表云:“此蕃十载,衅故相袭,城池崩毁,荒旧散伏,边疆诸戍,不闻鸡犬。且犬羊侵暴,抄掠滋甚。”于是便又回到京口去了。既然尚未建县时已”城池崩毁”,可见筑城时间当然就更要早了。
有一种说法,山阳的城池是晋穆帝永和5年(349),由荀羡(321—358)开始营建的,至今已有1600多年了。《晋书》卷75有荀羡的传,传云:“羡字令则。……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殷浩以羡在事有能名,故居以重任。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羡至镇,发二州兵,使参军郑袭戍淮阴。羡寻北镇淮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寻加监青州诸军事,又领兖州剌史,镇下邳。”传中未提及筑山阳城之事,说他筑城的是唐杜佑的《通典》。该书卷181“州郡十一”云:“淮安,……穆帝时中郎将荀羡《北征诗》云:“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赏,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无地屯兵,乃营立城池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也有类似的记载⑥。然当时淮阴与山阳并存,荀羡所镇乃淮阴而非山阳,故荀所筑之城当非山阳之城。不过,山阳城也应是这段时间内建成。荀羡在这里的头衔是“建威将军、吴国内史。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晋书》卷75本传)、“以建武将军”、吴国内史荀羡为使持节、监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州刺史。”(《晋书》卷8)据此“监徐兖二州”头衔,他管的事当不止淮阴一处,安知山阳城不在营立之内?《通典》、《舆地胜纪》如此记载,亦当有一定的依据。
南北朝时代,淮安仍然属于南北交战之地。《宋书》记载,南朝刘宋时(420—479),射阳、淮阴二县属南徐州临淮太守(临淮太守辖7县,户3711,人22886),山阳郡则属南兖州,下辖4个县:山阳、盐城、东城、左乡。东城在今复兴乡境内,左乡在今博里乡三元 村。名为4县,实际只有2814户,人口只有22470人。
《南齐书》记载,南朝萧齐时(479—502),射阳、淮阴仍属南徐州临淮郡,但已无实土了。山阳郡仍属南兖州,仍领原来四县。当时北兖州设有阳平郡,下辖泰清、永阳、安宜、丰国4县,而郡治寄于山阳。则山阳同时为二郡之治所。不过当时阳平郡是侨置郡,郡小人少,并无另外实土,只是一个安置流民的名目而已。所谓侨治郡县,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现象,因为战乱,北方士族南逃,他们大多是豪门大族领头,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带着他们的亲属、乡党、宾客和奴仆、佃户一起逃难。他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同来的人自然就成了士族的依附人口,不可能入当地的籍。为了保持他们的名誉地位,显示他们的存在,便要求在新落脚的地方打起原来郡县的旗号,仍称为某某郡某某县,实际上没有一寸土地,与新所在地亦毫无关系。东晋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便在流人集中的地方,设立了若干侨置州、郡、县⑦。在侨置的县中曾有一个叫“阳平郡石鳖县”的,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阳平郡治石鳖,在山阳境内。”“石鳖”后属宝应,今在金湖境内。还有一个叫“淮安县”的,它可是在淮安境内第一次出现“淮安”一名,但它是山南来的侨置县,与后来的地名“淮安”毫不相关。当时除山阳郡所属的县以外,均无实际意义的郡县存在,有的只是一些流民集团和他们的虚有旗号而已。
侨置郡县现象给治理国家带来很多麻烦,后来便被废止了,实行“土断”政策,即人到了哪里,不准再立原来郡县名目,统一归所在地郡县管理。于是山阳境内不再有那些复杂的地名了。
梁初因之,但不久这里即进入了后魏的版图。《魏书》卷106记载,“淮州,萧衍置,魏因之。治淮阴城。领郡四县九。”其中“山阳郡治山阳城,领县二:山阳、左乡。”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政权不断更迭,战争频仍。人间充满灾祸、死亡、恐怖,人们都在寻求解脱。士人崇尚清谈和玄学,而佛教的教义更适合人的心理,从皇帝到庶民都在信奉,因而佛教极为盛行。西晋泰始元年(265),印度和尚竺法护来华,永嘉二年(308),随处译经,挂锡广陵,辗转山阳。山阳人夏宽施地400余亩,由当时镇守山阳的将军庾希建一个寺庙,留他在淮安翻译《法华经》,因此,该庙即取名为正法华院,这是淮安龙兴寺的起始。龙兴寺毁于民国年间,遗址在现在淮中校园中。建寺不久,又修建了一座宝塔,这就是现在的文通塔。天启《淮安府志》说,此塔建于晋大兴二年(319),(另有一说建于唐代中宗二年),初名尊胜塔,是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几年,我市楚州区法院工地出土一尊石刻造像,正面是佛像,背后是铭文,文中有云:“敬白十方诸佛,一切圣贤,窃惟人生无常,财非已有,咸共割舍,仰为皇帝陛下、州牧守令、已身眷属,敬造佛像一躯。”铭文字里行间正反映了这时期的人的心态。此碑制作于东魏武定五年(547),距今已有1400多年。发现后即被专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楚州区博物馆。
在东晋时期,淮安就开始造城了。为什么要在这里造城呢?因为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徐州、海州、南通州、扬州的中心,东边面临黄海(东门外,曾有座“望海楼”),西边接着江淮平原,北边有淮(废黄海)、泗两条大河,西南有白马湖,东南有射阳湖。境内虽然没有高山峻岭,却能控制南北交通和东西往来。特别是邗沟的开凿,更使淮安成为古代军事要地。在历史上南北分争的动乱时期,淮安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