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古渔阳

历史

传奇古渔阳

天津市的最北端,燕山高耸,雄关巍峨,在大山与平原的交汇之处,有着悠久历史的蓟州古城格外引人注目。她象一块古老的璞玉,镶嵌在山水之间。

蓟县古称无终、渔阳、蓟州,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都令人称奇。

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茫茫的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水退尽,高山隆起,天翻地覆,形成了距今18亿至8亿年的著名的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这部天然的“史书”记载着古老的信息,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也暗应着蓟县古称无终的内涵。
斗转星移,日升月落。距今约10万年左右,这里山林茂密,雨水丰沛。体形巨大的古菱齿象踱着方步,和其它古老动物一样,在这里生息繁衍。而当今天,这些古象化石被陈列在天津自然博物馆时,古老的传说又变为真切的现实。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当如今的天津市区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蓟北的山间谷地和州河两岸已开始形成原始的村落,我们的先民已在这里辛勤地耕耘了。在距今10至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手打制了各种砍砸器、刮削器等劳动工具,不断地与野兽搏斗,与大自然争夺生存的空间,他们在今天蓟县的山前坡地上留下了艰辛的足迹。
到了距今8000年左右,在州河南岸的山坡上,先民们运用打磨精制的石斧,过着刀耕火种的农耕和渔猎生活。可以想见,祖先们扛着猎获的野猪和麋鹿,燃起一堆堆篝火,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烤肉,一边唱着古老的歌谣,充满了勇敢和悲壮。接着,岁月的风雨湮灭了那堆堆篝火,灰冷却了,河改道了,这里成了天津市著名的青池遗址。

而后,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印。今天城北的崆峒山,就是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地方。唐朝大诗人陈子昂来到古渔阳感叹道:“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尘埃。尚思广成子,遗迹白云隈。”而在蓟县境内的围坊遗址、张家园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期的遗物,充分说明了黄帝部落曾在这一带生活过。
夏商周时期,蓟县这块土地上燃烧着人类文明的火焰。境内出土的铜簋、铜鼎等青铜礼器和兵器等,说明当时这里的经济、文化已相当发达,也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这里为无终县,属右北平郡,并为郡治。遥想当年,秦始皇驾车取道无终,东临碣石,以求仙道,是何等的威风!汉朝无终仍沿旧制。当时的无终人口众多,农业发达,村庄密布,政治、经济、文化都有较大的发展。这就是今天蓟县城周边汉墓集中的原因。小毛庄汉墓、崔店子汉墓、别山汉墓等出土的精制文物,无不闪烁着汉时无终人的智慧。值得一提的是,汉朝时佛教传入我国,蓟县的佛教渐渐兴起。建于渔山脚下的香林寺,几乎与洛阳的白马寺同时,是我国最早的寺庙之一。魏晋时期,盘山有了法兴寺。以后,历代均在盘山修建庙宇。唐建福善寺、李靖庵、千像寺、云罩寺,到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盘山以外,城内的独乐寺、白塔寺等也如春笋涌出,历经千年,至今巍然。

蓟县于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属渔阳郡。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仍属渔阳郡并为郡治,隋大业末年,无终县改名为渔阳县。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属蓟州并为州治。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内有蓟州渔阳县。辽金宋时期,蓟州的归属反复更迭。到了元朝,仍称渔阳县,属大都路蓟州。明洪武初年,撤渔阳县入蓟州,下辖玉田等四县。清代初沿旧制,乾隆年间成为散州,不再辖县。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始称蓟县。

蓟县战略地位重要,扼关东之咽喉,处塞外之要关,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东巡、曹操北征乌桓、唐太宗东征高丽、高开道称王、辽金宋三朝争蓟、戚继光镇守蓟镇、乾隆皇帝建静寄山庄,都在蓟县留下了深深的踪迹。这里还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地方。陈寿、郦道元、李白、杜甫、陈子昂、高适、袁宏道等文人骚客,都在此留下了传世的名篇。更为让人乐道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引领曹操打败乌桓后辞官不受隐居盘山的田畴,“教五子,名俱扬”的窦禹钧,《十粒金丹》的作者萧晶玉等都是古蓟州人氏,可谓名人辈出,灿若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