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西北部冈峦起伏,群岫环围中有一山突兀,这就是夹谷山。山,并不高峻,也不奇险,但却傲峙一隅,独秀群小,以其苍浑的存在,固守着一份天然与质朴,铭刻一段历史的辉煌。
沿原夹山乡驻地去西北三里许,便进入夹谷山山口,横亘山口的是一座水库,东边这座山叫金山,古时称溠金山,因山顶林木繁覆,景色秀丽,被列为明清赣榆十八景之一的“溠金罗髻”;西边这座山叫马山,与抗日烈士陵园的马鞍山同为一条山脉。夹谷山,就因三山夹一深谷而得名。
夹谷山山谷深邃,树木葱茏,风过山谷,风吹石洞,滚滚松涛中能听到清越娇婉的莺啼声,千回百折,山鸣谷应,若即若离,这就是明清赣榆十八景之一的“夹谷莺啼”。其实,“啼不必莺,风微石罅莺声也”,是山风啸过石洞或岩隙而发出的阵阵鸣响,酷似黄莺啼啭,这神韵独具的无莺自啼,曾让多少游人访客为之神魂颠倒,流连忘返。
然而,最使夹谷山享有盛名的,不是明清十八景中的两处景观,而是2500多年前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也就是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这里举行的夹谷会盟。连云港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高立保先生对赣榆历史研究多年,盛夏时节,他再次来到夹谷山探访会盟遗迹。在主峰半山腰,立着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碑刻,碑高二米多,宽约半米,碑文“孔子相鲁会齐侯处”八字挥洒飘逸,古朴苍劲,昭示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
《左传·定公十年》:(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
《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年春,乃齐平。夏,齐大夫黎弥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
史籍记载,公元前500年,鲁国阳虎之乱被平定以后,孔丘由中都宰升任大司寇,主管刑法和外交往来之职。孔丘辅国兴礼乐,重教化,鲁国很快兴盛。相邻的齐国惧怕鲁国强盛,齐景公便采纳了大臣黎弥的建议,表示愿与鲁国“修好”,相约两国国君举行“乘车好会”,并把会盟地点选择在齐鲁交界处的祝其夹谷山。
[史志学者高立保:“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外交手段主要是通过派遣使节和会盟。《春秋大事年表》记载的春秋会盟有450次之多,夹谷会盟是最著名的一次。为什么很著名呢?是因为孔丘的缘故。孔丘是中华民族儒学宗师,被称作为“至圣先师”、“圣人”。孔丘出任(鲁国)大司寇,掌握鲁国刑法和外,他主持了会盟,与齐景公直接对话和谈判,使这件事本身就是很不寻常的事。所以后来史家注春秋、作史记,都对夹谷会盟给予很大关注”。 ]
夹谷盟会,由于孔子的参入,便成了影响最大、传史最久的春秋大事。那么,当时会盟是怎样进行的,通过会盟,齐鲁两国通过谈判协商,又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高立保:“齐鲁会盟一开始就剑拔弩张,齐国企图用消灭莱国时所俘虏的莱兵劫持鲁定公,迫其归顺。而孔子立即用周礼周法退之,他说,齐国鲁国都是周王室的诸侯,所以边夷不能扰乱华夏的正统,而俘虏不能干涉会盟,不能用武力逼迫修好。齐国觉得用武力不行,就接着演奏“四方之乐”、“宫廷之乐”,以此羞辱和营惑鲁君,孔子立即登坛严厉斥责,(认为)两国和好,不能用夷狄之徒登坛演奏,而不能用优倡侏儒演戏于前,这样最不尊敬,应该诛杀。]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以华夏文化为正统,华夏文化也就是中原文化,而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被认为是“四夷”,不入华夏正统。
高立保:“齐国的几次阴谋都没有得逞,齐景公被迫在修好的盟书上签字。齐国又提出,如果齐国今后有军事行动,鲁国必须派三百甲车随从。而鲁国则提出,齐国必须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齐国被迫把汶水以南郓、鲁阳、龟阳所侵占的土地归还了鲁国。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中央电视台电视文献《中国史话》中这样描述:
公元前500年,齐鲁在夹谷会盟,鲁国由孔子主持礼仪,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所以准备了一支较强的卫队,由于早有防范,使齐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的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土地,孔子在这次会盟中使鲁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不失体面,还把齐国侵占的土地收了回来,确实立了大功。
高立保:鲁国取得这次胜利之后,也就在齐鲁夹谷会盟第四年,鲁定公破除了周王室诸侯任近亲为上卿的旧例,任用孔丘为大司寇执掌相事,共同治理国家”。
齐鲁夹谷会盟过后的二千多年间,曾有众多墨客文人来此探幽寻古,登山咏怀,唐代进士胡曾、明朝光禄寺卿裴天佑、清代进士单畴书等人在畅游夹谷后都留下了大量诗辞歌赋。
夹山莺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鲜。
来时不见侏儒死,空笑齐人失措年
———(唐) 胡曾
翠微西近祝其城,齐鲁当年此会盟。
幽洞云深人已去,左坛松老月还明。
却近余焰遗空谷,罢享流风动废营。
我欲东临寻胜迹,并尊东麓听啼莺。
(明) 裴天佑
光山漠漠水流清,齐鲁曾传书载胜。
云暗峰头迷雁宇,风从洞底度莺声。
当年玉帛留残碣,此日樵渔失旧楹。
(清) 单畴书
而对于齐鲁夹谷会盟地,也有一些文人学者提出了异议,除赣榆夹谷山一说外,另有山东淄川夹谷山说和山东莱芜夹谷山说。那么,春秋齐鲁夹谷会盟是在赣榆县的夹谷山上吗?
高立保:“ 查考各种典藉,综合古今学者考证,确定齐鲁夹谷会盟之处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有夹谷山之夹谷,二是在祝其地界,三是靠近羽山,四是在齐鲁边境之外,五是古游水傍山而过。必须具备这这五个条件,才能确定当年齐鲁夹谷会盟之处在哪里,而山东淄川一条不占,莱芜只占一条,江苏赣榆夹谷山五条都具备。所以说,当年齐鲁夹谷会盟应该在江苏赣榆夹谷山之处,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谷因圣迹成佳境,石似莺啼作好声”。 此前并不被外人所知的夹谷山,因为这次齐鲁会盟而声名远播。唐、明、清等历代也在此大兴土木,构建了圣人殿、圣化亭、魁星阁、夹谷书院等,但这些建筑后来均焚毁于战火,埋没在青草树荫下规模宏大的殿堂残基,还依稀可见夹谷山当年香火袅袅、晨钟暮鼓,朗朗书声伴莺啼的鼎盛气象,也许是孔子当年莅临这方热土传播教化的缘故,至今赣榆乡村重视教育已成传统,代代不辍,在苏北鲁南各个区县中也堪称翘楚。山间甘醇清洌的圣人泉,常年不竭,溢出来的泉水在树丛碎石间静静流淌,千年时光在潺潺水声中留下了远去的影子。山顶开阔,有一块巨石,镌刻“尼山分秀”四字,笔力遒劲,为乾隆年间邑进士周萃元书丹,孔子就降世于山东曲阜的尼山,夹谷山因为孔子相鲁会齐候的缘故,从而分享了尼山秀美景色。
历史的车轮已辗过了2500多个春秋寒暑,群雄并立七强逐鹿的纷攘历史早已远去,兵车辚辚战马萧萧的会盟盛况亦为陈迹。那次会盟的遗迹古存经历了岁月的剥蚀,仍幽幽地散布在山林涧壑之间,留给今人一段绵绵遐思。如今,当地政府正规划蓝图,着手开发夹谷山旅游景区,重新打造一处古韵悠悠,殿阁嵯峨、山青水秀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