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园原建于1944年,地址在今泗阳县爱园镇果园区。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占据淮海地区的几座县城,我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乃至各县民主政府活跃在农村,泗沭一带为淮海民主政权的中心地区。
为悼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激励民众奋勇抗敌,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和泗沭县政府决定建立烈士公墓地,由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亲自筹划组建,并经他提议,命名为爱园。该墓地原是裴圩东的地主康少达的园林,占地64亩,园内有大片松林,并有多种树木花草,风景秀丽。民主政府经过与该户协商,出钱购得。当时的陵园内,建造"昭忠祠",祠后建花厅,北端设讲台。东北角安葬抗日烈士遗体,墓旁栽植松竹。
淮海行署主任李一氓亲笔题写"爱园"名字,撰著《抗日烈士公墓碑志》,并作诗一首。诗曰:
柳围浓绿一春过,爱字题名豪若何。
漫草壮词留石壁,还从淮水逐胡戈。
万花种就江山阔,志士生成肝胆多。
风雨六塘堤上下,八年长与国消磨。
时任泗沭县长夏如爱,亲为陵园题序
园的东北角是烈士墓地,在书有"忠魂园"围墙内的 高丘上,耸立着"死难烈士万岁"的纪念碑,东侧安葬49位烈士遗体,墓前立有石碑,镌刻着烈士姓名、职务、籍贯、牺牲年月等。有大革命时期中共泗阳县委首任书记孙耀宗,有抗战时期的中共泗沭县委书记郭光裕,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泗阳县总队政治部主任李照东等同志的遗体,还有小周圩战斗牺牲的部分烈士。墓地北面是烈士骨灰陈列室,里面存有36位烈士的骨灰和遗像。
烈土墓前建有烈士碑廊,分立东西,碑廊为仿古回廊,建筑古色古香,飞檐翘角。东西两廊内各树立八块大理石碑,两面均刻上烈士英名,共2776名,其中大革命时期3名,抗日战争时期536名,解放战争时期1845名。
园内有三座碑亭,均为六角形,高丈余,庄严雅致;亭的四周,清溪围绕,架有曲桥可通。西便门内的亭子里,有"抗日烈士纪念碑"。墓地西侧的亭中,立有"泗沭抗日烈士公墓志"。碑文为李一氓于早期建陵时所撰。文中痛斥"倭患",激发人民斗志,颂扬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烈士的英雄气概。该文引经据典,文字清新古雅,显示了作者丰富雄浑的学识才智,不仅对当时和后人是一种精神鼓舞,也是一篇值得学者揣摩学习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