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代陵墓
太上皇陵 在县北75里,《史记·高祖本纪》:“十年(前197)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三辅黄图》:“高帝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因置万年县于栎阳大城内,以为奉陵邑。其陵在东者太上皇,西者昭灵后也,在栎阳北二十五里”。今陵仍在,并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了保护标志。
栎阳侯景丹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汉栎阳侯景丹墓,在栎阳(古栎阳今武屯)北”。
薄太后母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汉文帝即位,薄太后母前死,葬栎阳北(古栎阳)。帝乃追尊为灵文夫人,栎阳置灵文夫人园。”
孺子婴墓 据清乾隆《临潼县志》:汉孺子婴墓“在新丰西南”。此或为传说,也未见记有确址。《汉书》宣帝,元帝六王传记说:“王莽篡位,以孺子婴为定安公。更始时,有平陵人方望等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居临泾。更始遣李松击破之,杀婴”。按:临泾,汉置,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南50里。如刘婴死于此地,很难设想死后将其尸移葬千里之外的新丰。清乾隆《临潼县志》说,恐系后人将“临泾误作临潼”而误传。当存疑。
冯衍墓 冯衍,字敬通,东汉初时京兆杜陵人,其祖冯野王,其子冯豹,曾任曲阳令,元帝时任大鸿胪,晚年贫居于骊山下,卒于家,曾自选穴于新丰之东。《冯衍传》:“于是以新丰之东,鸿 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骊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丰鄗,周秦之邱,宫观之墟,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墓在今新丰县南四里,崇二丈”。新丰县故城在今新丰西。所谓“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即今新丰镇南塬上,吴东村北一大土冢即是。
田真墓(与田庆、田广合葬) 其墓在县北三田村。清乾隆《临潼县志》:田真、田庆、田广,三田里人”。相传兄弟三人和睦同居为乡里所重。田真仕至大中大夫。《陕西省志》:“礼泉县谷口亦有田真墓,不如临潼三田村之传远而有据也”。
废昌陵 (参见前古城堡遗址:昌陵县)
五、唐代陵墓
奉天皇帝齐陵 《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七·玄宗诸子》:“奉天皇帝琮,玄宗长子也,本名嗣直,……二十一年,加太子太师,改名琮,……十一载,赠靖德太子,葬于渭水之细柳原,仍于启夏门内置庙祔享焉,肃宗元年建寅月九日,诏追册为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备礼改葬于华清池北齐陵,以尚书右仆射,冀国公裴冕为其使。”《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一·玄宗诸子》:“诏尚书右仆射裴冕持节改葬,群臣素服达礼门,帝御门哭以过丧,墓号齐陵”。清康熙《临潼县志》云齐陵“在新丰西二里”有误。新丰西北隅之墓,实则奉天皇帝齐陵,世传为“秦子婴墓”,亦为讹传。《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6年,鸿门宴后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在咸阳连干三件大事:一是“杀秦降王子婴”,二是”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三是“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诚若此,子婴之尸即不被项羽兵火烧尽,也会暴于咸阳废墟。况秦宗族尽成项羽刀下的亡灵,秦之旧臣也分崩离析,各自逃生去了,在此情况下,又有何人收其尸,并渡渭从咸阳运来骊邑聚土而葬呢?秦二世胡亥即其例。胡亥死距子婴亡仅早月余。此时,秦尚未亡,而二世之葬都是以黔首(老百姓)的葬制葬于杜南(今西安东南曲江池)宜春苑,何况子婴已是一个亡国之君。可见,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后赞中不记其名颇有道理。1964年西潼公路改道,在封土北侧接近地面0.5米处,发现唐砖一层,有条砖和莲花纹残方砖,有的条砖上按有手印,有的条砖上则有“天七官”,“天七秋月军制官”的纪年陶文。进一步证实了这座墓是李琮的齐陵,而不是秦子婴墓。
段秀实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县西十五里斜口镇道北有祠,祠北二里西偏有墓”。《三辅会要》:“唐烈臣段秀实庙在县西十里斜口镇西南,俗呼为烈神庙。明成化知县徐镛奉诏建,嘉靖己酉,西安太守胡某重修,前县赵于京建飨亭”。唐德宗御制段太尉墓碑云:“乃诏有司册赠太尉,谥曰忠烈,赐实封五百户,庄宅各一所。……护其丧葬,官立祠宇”。
常允逸墓 墓在西泉椿树村西南1公里,西韩公路东侧,墓冢已夷为平地。1974年先后出土墓碑1通,残石羊1对,残石人1个。碑文称:“公讳允逸,字怀操,本河内温人,先祖以从宦秦中,卜邻渭汭,艺树渐成,其桑梓因地乃编撰简书子孙家焉,遂成此屋,今实京兆新丰人也”。“将作治冢,北独圣乡之墓”即此墓。
黄番绰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在“县东北三十里,番绰墓近扁鹊墓”。王阮亭《吊杨妃诗》:“香魂不及黄番绰,犹占骊山土一抔。”《苏州府志》:“崑山县西北绰墩,传是番绰墓”。两说莫衷一是,理由皆不足。
大慧禅师一行墓 一行禅师(参见“人物志”一行传),姓张名遂,入佛门为僧,后为天文学家。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载:唐玄宗甚为敬仰一行。“召入内庭”,“降榻作礼,呼为圣人”。一行死后玄宗亲制碑,书于石,建塔铜人原(县西南)。谥曰:大慧禅师。此说事实未必可信,但可说明玄宗为一行建塔之由。
浑忠武王瑊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墓在县西南十五里,邵平店东。”清康熙《临潼县志》云:“瑊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平安庆绪、史朝义,肃宗临轩授钺,方志汉金日殚,封咸宁郡王,赠太师,谥忠武”。今邵平店东确有一墓,是否是浑忠武王瑊之墓,尚无证据确指。
文敬太子源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墓“在新丰西一里”。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于严上、刘寨村北掘开一墓,是一座汉墓,说明此说有误,当存疑。
惠昭太子宁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墓“在新丰西一里”。1975年,于前墓西侧亦掘开一墓,也系汉墓。
恭哀太子倚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墓“在县北”。原姜寨村西,面粉厂南,变电所东确有一大土冢,现已夷为平地,待考。
庄恪太子永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墓“在骊山北原”,地址不详,待考。
悼太子墓 清乾隆《临潼县志》:墓在“县东三十里谷北里司马村”。今纸李北确有一冢。查《唐书》:有悼怀太子普而无悼太子,但悼怀太子已陪葬敬宗,此可能为讹传。
六、明代陵墓
武之望墓 武之望,本县今武屯人,墓在武屯镇南。《陕西省志》:“之望,字叔卿,万历间进士。……卒于官,生平正色立朝,不为朋党,遇事独断,不依违两可”。望医术颇高,尤擅妇科,有《济阴纲目》等医著。(参阅“人物志·武之望传”)
赵统墓 墓在新丰东南庆山寺下,统有《骊山集》十二卷。(参阅“人物志·赵统传”)
刘懋墓 刘懋,亨利里人(参阅“人物志·刘懋传”),墓在县东十里塬,其墓已发掘,将其石室、墓志等亦移至县博物馆。
七、其他陵墓
四贞女墓 在县西七里,芷阳沟东,四冢环列,如今仍在。清乾隆《临潼县志》:“相传四贞女以父母年老无子,共矢志终身不嫁,以奉亲终。没后葬此,乡人春秋烧奠,覆土护之,樵儿牧童皆呼为贞女墓,无敢损者”。县志作者曾慨叹其不知“何代何氏而行其事,传留身后,姓字俱湮, 至使人爱护其墓。千秋烧奠如一日,贞孝之在人心,岂浅鲜哉”。今记述其墓其事,可以见当时人们一种淳朴的孝敬父母的风气。虽其事不一定效法,但其敬老精神,还是可取的。
散见疑冢 临潼散见于各处不知名姓的墓冢还有不少,因年代久远,无法确定墓主,是否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墓葬,有待于以后考古工作者去探索,现已有8处列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