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圣地,美丽的沃土

历史

文化的圣地,美丽的沃土

凤翔历史悠久,是块文化的圣地

6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夏代为华夏九州之一的雍州。商代谓之周国,开始有文字记事。西周为王畿地。春秋战国时为秦国都,秦统一中国前在此建都294年,历19公,是建都时间最长的地方,创造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秦文化,被誉为“秦人老家”。秦统一中国后的各个朝代,均为州、郡、府、路之治所。唐代是陪都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公元757年,唐肃宗取“凤鸣岐山、飞翔而去”的祥瑞之意改称凤翔至今。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历史人文资源,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创“两税法”的唐名相杨炎、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等级、第一个发现彗星尾巴背向太阳的科学家李淳风、著名画家支仲元等数十位杰出人物名垂二十四史。凤翔是进士之乡,自古中第当官者众多,唐始清末出过近百名进士,出现了“五第登科”(张知蹇、张知元、张知泰、张知默)、四代科甲为官(杨大宝、杨哲、杨播、杨炎)等轶事,多年来高考二本上线率一直稳居宝鸡市第一,是许多望子成龙家庭向往的地方。凤翔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泥塑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和陕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发源于2000多年前的凤翔泥塑、木版年画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翔资源丰富,是块美丽的沃土

农业丰饶。《禹贡》有“雍,其田上上”的记载。平均海拔770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4摄氏度。近年来,我们坚持“稳定粮油、突出果菜、强抓畜牧、做大劳务”的思路,形成了“北果中菜南牧”三个产业带,发展苹果10万亩、辣椒10万亩、肉牛10万头、奶牛2.5万头,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县、全国标准化辣椒栽培示范县和渭北果业基地县、陕西省最大的双孢菇基地县,正在向20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县、2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县目标迈进。
能源富集。拥有总装机容量440万千瓦的国电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我国目前电压等级最高的电网工程750千伏变电站及+500千伏换流站,是西北与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的起落点和陕西省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北临华亭、麟北煤田,总面积60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1000亿元的煤电化循环经济发展工业园区正在建设。水资源充足,有总库容5.04亿立方米的冯家山等9座水库。石灰石资源丰富,品位较高,储量达3.36亿立方米。
旅游胜地。凤翔是秦始皇22岁正式登基时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是汉武帝祭五的地方,也是唐平定“安史之乱”的临时都城。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葬、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迄今发掘出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实物例证);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第一任为官时修建的凤翔东湖被誉为北方园林典范,与杭州西湖并称姊妹湖;佛教圣地灵山是方圆200公里信众参禅拜佛的圣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凤翔泥塑等民俗特色游、农业观光游方兴未艾;豆花泡馍、腊驴肉、羊肉宴、臊子面等特色小吃让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