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白沙镇(三)

历史

孝感白沙镇(三)

在白沙镇西8华里处有一座庙叫五显庙。传说,赵匡胤登基后,欲封那位在澴河西岸曾给他治过病的人,可那人谢绝了高官厚禄,继续行医济世,赵匡胤就派人在距赵寺皇庙西北八里的地方建寺,供他居住,并取名“理药寺”。理药寺疗疾堂有一群医术高超的僧人,他们恪守“医身显德、医德显廉、医技显精、医理显高、医风显善”的信条,治病救人,“五显庙”因此得名
白沙豆梗
豆梗系白沙镇的一道特色菜。它清香淡爽,嫩滑可口,营养丰富,多吃不腻。据说白沙铺豆梗的历史可上溯至宋朝。当时,白沙铺是三个分开的小村庄,因得德安府至孝感县的驿道和澴水交通之利而逐渐兴盛起来。后来,自山东迁入一张姓人家,靠做豆腐在此扎根定居。一次夫妻俩正烧开了豆浆,准备下卤时,正逢官兵拉丁。老张可是全家的顶梁柱,于是就藏了起来。等官兵走后,豆浆锅上居然飘浮着一层膜。本来就是小本经营的夫妻俩觉得把它扔掉实在可惜,就把它捞起来晾干后辅之佐料烧成菜吃,味道居然比豆腐还好。后来,他们便请过往客商品尝。客商品尝后,赞不绝口,每每单点此菜。于是白沙豆梗逐渐传开,便成为孝昌一道特色菜。
神奇的“三潭风景”
在白沙镇北8华里处,有一座庙叫塔儿潭寺,该寺原叫邑古寺,始建于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期。元朝末年,建有一座7米高的宝塔,以镇邪驱灾。因塔下有太公潭、回龙潭、塔儿潭,所以人们取名叫“塔儿潭寺”。塔儿潭里,人们相传有“神龟吞鳝”的传说。太公潭,人们传说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在太公潭附近几百米处,还有血淋港。回龙潭,人们传说东海龙王每年都要从海里来这里一次,所以,人们称之为“回龙潭”。来往的船队为了求得平安,都要在回龙潭附近停靠,烧香朝拜之后才离开。
白沙铺的牌坊
  白沙铺东门牌坊有两层楼高,长有6米多,高也有6米多,全部用青砖垒成。叶河村有个湾原叫大李村,后来改名叫牌坊李,该湾就因有三根石柱做成的牌坊而得名。这个牌坊是清朝政府为了旌表该湾的三个寡妇而立的,有2米高,1米宽,至今有200多年历史。由于该湾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官员莅临此地,都要向三位寡妇表达敬意,所以,人们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大李湾,改称为牌坊李,这可见牌坊的影响之大之广。该湾75岁的老人李其华介绍,他的家里曾挂有旌表两个寡妇的匾和对联,其中有“巾帼英雄”四个字。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
白沙铺的水运
白沙铺的水运交通
孝感地处江汉平原,河流湖泊众多。澴水出自河南边境的灵山,南行130公里,在县城东南又分成两大支流,西支入涢水,东支入滠水。
  老澴河腹地面积1355平方公里,水运在古代交通运输上,起着极大的作用。孝感县治所之所以从紫资砦迁回现在的城区,水上交通方便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是时,孝感县城有两条水路通德安府。从澴河转后河入滠水进长江,通达省城武昌和当时四大米市之一的汉口。自从开坝通沦河之后,又有一条通达汉江的捷径。此外,当时境内的滚子河、魏家河、梨湾河都相汇于澴河。
  白沙驿站史迹
白沙铺的驿站史迹
  我国自商代起已有陆路交通制度,在大道约30里距离的地方设驿站,备良马传递官府文书,接应往来官吏和运送货物。
  在孝感境域的各条通道上,按制亦设有不少驿站。宋代在马递步递之外又设置昼夜兼驭的急递铺,此后在孝感县城内所设的驿站又改称为铺。县治所在地澴川镇所设的驿站依然称为澴川驿(位于县衙后东侧今府后街处)。清代小的驿铺又称为店、墩。孝感民谚云:“五里一店,十里一铺”,又有“十里一铺,五里一墩”。即是指那时朝廷设铺店之制。大的铺设铺司1人,铺卒2至3人,小的铺设卒1人,并按驿铺大小分别饲养额定马数匹。  
  在县治所在地澴川镇至德安府(即安州、后改州为府,为府治所在地)主要驿站有白沙铺、义井铺、望安铺等。白沙铺后来发展为孝感县西部的一处大集店。至孝感沦陷后,日寇对白沙铺实行经济封锁及疯狂“扫荡”,至使有“小汉口”之称的白沙铺衰败。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军追杀,躲入枯井中得以脱险,故尔这处驿铺被称为“义井铺”。清朝末年,胡林翼奏请裁汰了湖北包括孝感的铺卒。至辛亥革命后民国三年,驿站裁撤。但在孝感市境内的交通网中,仍不难找到它昔日的痕迹。不少古代驿(铺、店),后来发展成为孝感市的乡镇。我国三教,由来已久。儒之祖为孔丘,道之祖为李耳,佛之祖为释迦牟尼。然孔子与老子的学说,见于六经与《道德经》,并非宗教,其位当列于诸子之内。后之道教,乃东汉人张道陵所创,从学者交米五斗,人称“五斗米道”,其子孙世居江西的龙虎山,称张天师。其教无宗旨,无教义,惟授人以符水禁咒之法,根本谈不上宗教。
佛教流行地域广,信仰人数多,以“慈悲”为主,普度众生。什么是慈悲?爱念为慈,愍伤为悲,佛视众生如同家人父子,爱念而使其安乐,愍伤而使其脱难,所以有“慈航普渡”之说。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是什么?并不是单指人类,大到日月山河,小到草木沙尘,都叫众生。“佛性”是什么?就是生命与知觉,凡百众生,有生机的动物植物也好,无生机的砂石尘土也好,都有自己的出生、成长、衰退、死亡的过程,在它生存的一段时间中,也有知觉,也有强烈的生存欲望,谁对它加以伤害,都是罪恶。相传震旦六祖慧能,腿烂生蛆,舂米时因振动频繁,蛆落于地,事毕,仍将蛆拾还原处。他认为,蛆与人同生于世界上,一样要求生存,为什么要吝惜虚假的躯壳,不让它生存下去呢?
有人说:佛教的世界观是“五蕴皆空,一尘不染,无人无我,与世无争”。这同当代的国际环境,对内对外的剧烈竞争,岂不是南辕北辙?不,不是!佛的思想行为,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佛有三觉:一是自觉,先自觉悟;二是他觉,说法度人,让别人也能觉悟;第三才是觉行圆满。如果人人都能自觉,你不伤我,我不害你,互相爱念,互相愍伤,岂不是都上天堂?另一方面,佛教徒虽然是吃斋戒杀,但在特定场合,如遇贪官污吏、土豪恶霸欺压残杀平民时,亦拔刀直前,挺身而斗,如河南的少林派、湖北的武当派,都是如此。隋末,少林寺僧徒昙宗等,曾辅助唐太宗削平王世充,立功者十三人,消灭无道,以就有道,救世安民,你能说这是出世人生吗?
1927年以后,其庙逐渐破毁,尤其是“文革”十年,简直弄得地平土塌,成为一块荒丘。寺僧星散,只余二三人坚守不去,在原基上自搭三间小屋,仍称皇庙。改革开放后,原庙主汪心咏法师在信教自由的政策感召下,向当地政府申请重建,又赖乐善好施的郭天雄、叶汉明、叶圣平、杨木安诸先生及四方广大施主的尽力支援,筹款将集,旋即动工。1995年奠基,1997年落成,乃因经济不足,时间仓促,建筑规模缩小,上下两层,高仅四丈。但庙貌形式仍依旧贯,庙顶四角,卷曲如钩;上盖绿色琉璃瓦,艳阳下照,光芒射目;内外墙壁,彩素相间,清雅可观。庙东一桥,相传为马姓寡妇出资所建,今改名为“怀清马鞍”。南面一桥为六条石磙垒成,原名六磙桥,今改名为“六磙锁蛟”。北面有一拱形桥,原名拱背桥,相传前代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轿下马,今改名为“拱背停骖”。
此庙重建,其筹款难,费力大,经时久,究竟对于国计民生,有何裨益?据汪法师与襄成其事的诸君言:庙之重建,不专在于事佛事神,以求香火之盛。其用意一则以“神道设教”的构想,协助政府化民成俗,去恶从善,端正人心;一则保存地方古迹,弘扬民族文化,以昭示来者,知我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庙成,讬人请序于余,余老且病,久卧床缛,勉起拈毫,而为此序。白沙铺一里三座庙
白沙铺“一里三座庙”是该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东门北部朝三合村方向的一个小塘边,有一座庙叫祖师殿,占地面积约有140平方米,有5亩庙田,有房屋5间,主持是一个姓张的和尚。听说这座庙是明末清初筹建的,解放后被毁,现在人们又在着手重建。在南门大桥东南沿河处,有一座庙叫玉皇阁,有和尚长期居住,有供养庙田12亩。在白沙铺正东门有一个宗教场所,其实不是庙,但香火不断,人们称为“火焰堂”。人们在此敬香,就是为了乞求菩萨保佑,避免火灾发生。白沙铺“一里三座庙”的格局反映了当时宗教文化的繁荣。
修葺祠宇及建谱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谱之一者,必联其宗派。何则?祠者,合族之命脉也,故有祠必有荫。谱者,合族之源流也。故修谱必修祠。粤稽我义门世族先祖建祠于白沙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远矣。不谓代远年湮,祠宇毁坏,前清咸丰六年,由北门迁建于此,赖先公之力经营筹画,不惜巨资,方庆落成。迄光绪庚子年,祠宇朽坏,族公等各竭巨款,招集工匠,重修祠宇,纂订宗谱。赖群公先正之苦心,广询博访宗谱,始得条分缕析,时际今春,风雨飘摇,阴连半月,祠宇大坏。祝始邀集族众受琪受广受椿受海受杰受珍国本国恩国成国灿国堂国辉国朝国银等再倡重修,各捐巨款,虽赖群策之力,合腋成裘,要亦我辈独运匠心耳?刻下祠宇告成,旋又刊修谱谍,虽属众等热心公益,不忘慎终追远之遗意,而祝经理数月以来,寝不遑安,席不暇煖,深恐才绵力薄,有隋于末路,故聘姻诣张君协力帮助,因革损益,往者继之,来者开之,斟酌调剂于其间,而修废继绝,井然有条,抱残守缺,秩然有序,虽族等之幸要皆得于张君者,匪浅鲜也。今幸谱谍告成,族将修理牌位,请祖入祠,上祀先公以礼,庶祝等得以完全其手续,族辈得以安享其永逸耳,谨序。
中华民国庚申年祝三恩谟谨序
陈氏建修祠叙
大凡採择新创,则人心奋发,而其功易成。迁移继建则人心推诿,而其功难济,是岂继建之果难于新创欤?其实新创之功力不若继建功力之多也。我族于道光十三年,新创祠堂于街北,尔时首领十人同集族内,各出分金,修造祖庙,尔时街道稍丰,不数月而祠堂告竣,但未入祠耳!然祠堂既立,,街道坎坷,动斃正人,辙亡得力,甚至盗贼火烛一月数,见人心汹汹,不知其故,于是遍访高明堪舆,细察地方形势,俱言祠堂有碍,倘不急速迁移,其祸有莫知所底者。试思兵乱之后,钱财空乏,加以祠堂上下数进,一旦迁移,折卸不知几费钱财人力,因而推诿未迁甚至。咸丰六年火烛,同时连见三日,事实迫不得已,先辈首领又择同族幼壮首领十人家驯,计亩起费,贫富派出钱文,老幼竭力尽心,定将祠堂迁改,幸採择新地,乃登义妻余氏之田园,彼以为迁祠堂敬祖,愿献祠基一所,听其修造,不索償值,族人鼓舞欢欣,以为若待祠成,愿立匾额以旌孝义。此陈氏祠由街北而迁街南登义妻得竖匾额于祠内之所由来也。时咸丰八年,岁次戊午,我族志河公之裔陈镛得中七十八名举人,时来族拜谒,因而竖匾立桅以光前代本属同亲嫡派,非同援拥声势者比也。因序于谱,使后世得知其由,是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