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黄冈大别山山寨林立

历史

明清黄冈大别山山寨林立

明清黄冈大别山山寨林立

明清之季,湖北黄冈地境上有蕲州府、黄州府,山寨林立。历有大小山寨三百余座,皆建寨城、寨堡,散布于鄂东五水流域的大别山中,其中最有名气的寨有四十八,号为“蕲黄四十八寨”,主要分布于罗田县、浠水县、黄冈县(今团风县)、麻城市和黄梅县。
罗田县有天堂寨、石柱山寨、鹤皋寨、乌云寨、黄狮寨、仙女岩寨、韭菜岩寨、李蟒岩寨、周家山寨、扬旗寨、古(鼓)羊寨、薄金寨、富主(亦名“富猪”)寨、大垴寨、大龙寨、白马寨、尖峰寨、观音山寨、大罗寨、独龙井寨。
浠水县有何家山寨,三角山寨、斗方山寨、石门山寨。
黄冈县有金盆寨、响水潭寨、天马山寨、淋山河寨、桃花洞寨、马家潭寨、白云山寨、寨云垴寨、大崎山寨、小崎山寨。
麻城市有东山寨、石马(亦名什子)寨、云雾山寨、塔子山寨、东义洲寨、朱山寨。
黄梅县有鼓角寨、挪步园寨、卓壁寨、红花寨。
黄安(今红安县)有天台山寨、大腾堡寨。
蕲州(今蕲春县)有大桴山寨。
广济(今武穴市)有四望山寨。
(英山三角尖寨、望江山寨不在其列)。
以上不少山寨寨址、寨城、寨门尚存,多半风光秀丽,既是历史陈迹,又为旅游胜景,颇具开发价值。
一、山寨的前奏
山寨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情状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别山南山势崇隆,蜿蜒伸展、山形奥折起伏无端;层峦复涧,秀谷相迭;林木蓊翳,物产丰阜,引为地利。
宋元明季,这里每为政治风云旋转之区,社会矛盾纠葛之地。郡民久经战争风暴的磨炼,养成沉毅果决,勇敢顽强的精魄,富有奋力抗争的传统,危难时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是故,近代罗田籍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在《蕲黄四十八寨纪事》中说:“蕲黄一战地也,而六朝南北宋迁移尤甚。以故,其民质沐战斗之余风,富于九罅悍之魄力与战争毅力,每大乱出辄联合,策与进取,策与乘时。会元季进展,其争锋南逮于江介;明季进取,其争锋北直于淮。此皆因时因地收召其英俊。……由今观之范势于江介者,利用党羽初成其气势,几乎宰割东南之大半,何其雄也。”
蕲黄民众凭借地利条件,结寨召民,抗暴自保之义举起于南宋之初(1266年)。当时罗田三吴乡人(今属英山县)段朝立结寨于英山尖,召集乡民据险阻击蒙古阿术军进犯蕲黄,宋度宗嘉之。次年,段朝立请割罗田直河乡三吴乡建英山县,乃为首任知事。后划属六安州。
至元十四年(1277年),蕲州人张德兴、罗田人傅高不满蒙古人的高压统治,分别以蕲州、太湖交界的司空山,罗田天堂寨为据地,联合淮西六寨义兵反元。宋端宗右丞相文天祥遣程纶、程晃来蕲州助之。端宗授张德兴为淮西安抚使,授傅高、刘源为招抚使,蕲黄兴国(今阳新)、寿昌(今鄂州)民众起兵响应,连克蕲州、黄州、寿昌、阳逻,转战数月。1277年秋,元朝湖广宣慰使统兵来攻,张德兴战死,傅高败于天堂寨,蕲、黄、英、霍、六安、太湖义士家属万人被拘。
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罗田县多云乡(今天堂九资河)布贩徐寿辉、麻城西乡人(今湖北麻城)邹普胜联合袁州(今江西宜春)彭莹玉在天堂寨以红巾为号起义反元,10月攻占蕲水县并黄州路。旋在蕲水清泉寺拥徐寿辉为帝,以彭莹玉为军师,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大将军,国号“天完”,建莲台省,设六部。翌年分兵攻占鄂、浙、湘、江、皖、赣等省,一时拥兵百万,战将百员,一举撼动元朝统治。后因起义军发生内讧,徐寿辉被陈友谅谋杀,朱元璋战败陈友谅,“天完”告终。
明朝末年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朝廷内部矛盾交织的时期。蕲黄各种势力都借乱登台表演,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
崇祯七年(1634年),高迎祥起义军攻入黄陂、黄安、麻城、黄州、蕲水、广济。次年罗汝才率义军攻下英山、罗田。接着,张献忠率部到黄安、麻城。旋与明朝副总兵马人龙战于麻城阴山畈,明军大败。明朝退任官吏、甘肃巡抚梅之焕召众结寨自保,此为明季蕲黄之寨之始。
尔后10年间,张献忠,革里眼、左金王三出蕲黄。崇祯十六年(1643年),麻城“里仁会”首领汤志举起义旗,率兵数万迎投张献忠。张改麻城为长顺州,命麻城人周文江领州事,汤志为游击,并占蕲黄二州及寿昌、武昌,置巡抚知州、总督等官守之。张在黄州称西王。其时,明朝退任宰相姚明恭于巴河结水寨对抗义军。各地豪绅纷纷效尤。各山寨倚凭险阻,“垒石砌城,按户籍而任版筑役,集避地氓座丁壮而守之……蕲州固荆藩王封地,有故王朱蕴俨者为楚王之裔。不知何时领寨王职。大抵始事之豪士假以号令群寨之故。”(见《蕲黄四十八寨纪事》)
为此目的所建的山寨得到明廷及其遗老支持。崇祯十年(1637年),朝廷擢史可法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湖、池州四府及河南光州,湖广蕲州,江西德安、湖口,提督军务。史可法联络诸寨抵御义军。宋一鹤躬莅蕲州、罗田、资助山寨炮火、军械,委任缙绅为寨主。至清军南下、南明小朝廷发生内乱时蕲黄山寨更为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