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况
今郸城县地域,西周时属厉(音lai)、陈,战国后期属楚。秦属陈郡苦(音hu)县和项县。西汉
时,境内设置宁平县(治所即今宁平)和宜禄县(治所即今宜路)。三国魏废县后,分属陈郡 (国)
武平县和谯郡苦县。两晋至南北朝,苦县先后改名父阳县、谷阳县,原地域仍属之。隋开皇六年
(586年),置郸县,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唐废郸县,其地北部归鹿邑县、真源县,南部归宛丘
县、项城县。五代至宋元,上述县名有所更改,但辖地基本沿袭未变。明、清两代,地域大部属归德
府鹿邑县,少部属陈州府(明为开封府)淮宁县,沈丘县。民国3年(1914年)鹿邑县在郸城集设县
佐 ,至民国19年(1930年)废除。民国30年(1941年),地域分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鹿邑县
和第七行政督察区淮阳县、沈丘县。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县境为共产党领导的鹿淮太县、鹿亳
太县和沈鹿淮县等边区民主政权的活动地区。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析鹿邑、淮阳、沈丘3县
部分区、乡设立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属淮阳专区。1952年8月,政务院正式批准置郸城县。
1953年1月,淮阳专区撤销,郸城县隶属商丘专区。1958年12月,随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
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郸城复归其领辖。1965年6月增设周口专区,郸城县改属周口专区至今。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郸城,原是一个不足200户人家的小集镇。建县后,拓宽城区,整修街道,发展交
通,加强基本建设,面貌大大改观。如今,这里是地方铁路许(昌)郸(城)线的终点站,干线公路
有商(丘)临(泉)路、漯(河)双(沟)路在此交汇贯通,每天班车穿梭不断。北至北京、西安、
洛阳、郑州、开封、商丘,西通周口、许昌、漯河、平顶山,南抵新蔡、息县、驻马店、信阳、广
州、深圳,东达徐州、亳州、太和、阜阳、上海、南京等地。1999年,全县村村通电、村村通电
话、村村通柏油路。市话交换容量达1.6万门,农话容量达2万门,无线寻呼、移动通讯基本实现了无缝
覆盖,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县城主要街道都加宽取直,铺设了柏油路面。一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一项
项现代化设施随之兴建,工厂区烟囱林立,机声隆隆;商业区网点密布,商旅云集,还有许多学校、
医院、影剧院错落其间,颇显繁华。这个昔日的偏僻小集,现已演变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
通中心,初步形成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特型城镇。
伴随着郸城建县50年光辉历程,勤劳智慧的郸城人民团结奋进,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郸城县经济
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特别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走工业兴县,发展新型工业的道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我县
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日新月异。
2002年,郸城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0.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1.9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产值12.1元;
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6元。全县财政收入1106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1亿元,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8元,年末银
行存款余额22.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20亿元;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6亿元。
2:行政划分
郸城县辖9个镇、11个乡:城关镇、吴台镇、南丰镇、白马镇、宁平镇、宜路镇、钱店镇、汲冢镇、
石槽镇、城郊乡、虎头岗乡、汲水乡、张完集乡、丁村乡、双楼乡、秋渠乡、东风乡、巴集乡、李楼
乡、胡集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