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中的故乡(三)

历史

典籍中的故乡(三)

典籍中的故乡(三)


从公元523年开始,罗田就有了自己的知县。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咱们罗田当过县太爷,不过进入县史志、有名有姓约20来位。仔细考订,发现不同时代的知县,命运很不相同。有的尽职尽责,为人纪念,有的命丧乱世,让人唏嘘。有的临阵携官印脱逃,让人耻笑。而那些为民众做了好事的知县,至今为咱罗田人怀念。
进入《罗田县志》(1998年版)的第一位县官是元代的周广,在经历了南宋灭亡战乱之痛后,罗田在魁山的旧县治几乎成了废墟。周广将罗田县治迁移到官渡河边的凤山,也就是今天的凤山镇。从此以后,罗田县治再也没有迁移过。当年周广考虑迁址,除了旧县治荒芜不治,显然有考虑县治乃一县管理中心,如果还在石桥铺魁山重建,靠近英山,离县中心地带较远,在交通不便的年月,管理起来很不方便。即便今天看来,这个县治的选择,是多么正确,罗田县治所在地,辐射整个区域的东南西北,人们到县城方便,县城到乡镇也很便利的。只是很遗憾,对这个第一个进入县志的知县,我们知道的也就这么多。
明代以降,留下姓名事迹的知县比较多了。明代第一个进入县志的知县是石璞,洪武八年(1375年),他在县城的官渡河边建立了一座孔庙,以官府的名义祭祀孔子,这大概是罗田重视儒学纯化风习的开始。成化元年(1465年)知县徐泰关心民众疾苦,他在邻县浠水巴河镇买地,建立一座储粮仓,当时罗田粮食外运,或者走兰溪,或者走黄州,路途比较远,而在巴河镇建储粮仓以后,罗田生产的粮食可从巴河走水路,大大缩短了陆路的行程,方便了老百姓粮食转运,徐泰知县还为县里做了一件好事:建立养济院,收养老弱病残者。成化十五年,知县沈雷开始在凤山镇筑城墙,东西南北各开一道大门,这些大门到今天还有人在叫,比如往我栗子坳方向的称为西门。往大河岸方向称为东门。嘉靖九年,罗田发生大洪水,县城土墙被水冲毁,另一位知县劳樟在原来的土城地基上,修筑石城,并以“崇仁、崇义、崇道、崇德”分别命名四个方向的城门。这座石城一直延续发挥作用,可惜到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因为洪水,城墙倒塌,以后城墙不再像过去那样发挥军事和安全保护作用了。民国时期的1936年,再次修筑城墙,设有3座城门和3个小门。当时中日关系紧张,到了1939年,国民党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到县里视察防务时,要求将城墙炸毁,理由是“免被日军利用”。从此只有人们口头上的东门、西门、南门什么的,再也见不到城墙和城门了。
进入县志的有为罗田社会经济发展,为民众做了好事的知县,也有工作不努力,受到处分的知县,比如光绪十二年,知县管贻葵就因为能力太差,大年初六朝廷下旨,说他“才具昏庸,办事缪妄”,革去了他的职务,光绪十九年,知县孟滢因征收漕粮不力,被降职使用。
历史上,20多位有名有姓的罗田知县,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到职的知县白乃忠,这年2月,李自成起义军在罗汝才带领下,一万多人攻进罗田县城,将知县梁志仁、教谕吴凤来等40多名乡绅诛杀,抢走了他们的财产。官军赶走农民军后,白乃忠到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筑城,新城墙高6米,长3300米,10月20日,起义军再次到罗田县城骚扰,知县白乃忠只身出城,与农民军首领见面,叙说年初县城遭受的战乱和百姓的苦难,说到伤心处,大哭不止,其爱民之心,让起义军很感动,起义军放弃再次打劫县城计划,而是绕城而去。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白乃忠并不只会哭鼻子,同年年底,英山人包恩在罗田旧县畈趁机作乱,白乃忠派兵前往,杀死包恩,将他的头颅挂在城东门示众。第二年二月,王林冲率义军北丰河,白乃忠亲自率兵前往,就地阻击,王林冲战死。
如果说,罗田县史志中,明代的白乃忠知县在那样动荡的年代,以自己的军事才华尽力做到了保境安民,为人称道。那么清代康熙年间的沈廷桢知县则以他的文采为人敬佩。《罗田县志》有他的小传,沈廷桢是满族人,学历不高,只是一个贡生,但他为政清廉,在任上,捐出俸禄建义学、施义园,罗田明代宫廷御医万密斋的墓就是他修筑的。县志上评价他,“为人达观豪放,工余常临名山胜水,颇有学士风度。”他游塔山的那首诗至今为人吟唱,“玉屏山半寺深藏,犬吠方知近佛堂,借问唐梅尤在否,老僧只道野花香。”
塔山是凤山镇东南方向上一座孤山,状似钟塔,故名。有清一代,也叫玉屏山,有如县城的天然屏障。山上林木茂密,一年四季常绿。是咱们罗田一个不错的风景点。
记得在三里桥读书时,学校组织我们春游,有人在义川书院遗址的石条上依稀看到这首诗的文字。高中时代觉得诗很不错,今天看来这首诗确实不错的。隐藏在半山的古寺还在,古寺里那些在唐代有名的梅花已经不存了。有的只是满山的野花的香气。时光消逝,物是人非。人生的苍凉和深邃的历史感尽显。
知县官不大,但却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所谓郡县治,天下安。今天这些历史上曾经给一方带来影响的官吏,有的只有一个简单的名字,有的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但是他们融进的历史,至今影响着我们,我们甚至能从史志中感受到他们创造的经验,正面的、反面的,这也是读地方史志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