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古街之鼓楼街

历史

孝感古街之鼓楼街

正对县衙大门口有一条自北至南向的街,称之为鼓楼街,全长约72丈。古代,凡是重要的城镇都建筑有鼓楼,又称谯楼。孝感鼓楼建筑在县衙前南方,离澴河不远处。下层为城堡,上层为两层飞檐壁楼建筑,虽说不能与丽谯之华??北京鼓楼媲美,但十分壮观。直至清光绪时,鼓楼仍然矗立。县城普建鼓楼始于元代。《元史齐履谦传》记载:“又请重建鼓楼,增置更鼓并守漏卒”。自此以后,凡州府县均建有鼓楼。鼓楼主建筑除陈设大鼓一面外,又陈置漏壶。古代直至清末,我国用干支纪时。即将一昼夜按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个时辰,如午时(中午11—13点),子时(晚上23时—1时)等。夜半子时称子夜,也称午夜。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一个时辰又分为八刻。一夜又分为五段,用天干甲、乙、丙、丁、戊纪段,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称为五鼓或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夜间报更的鼓称为“更鼓”。用铜壶漏的水漏的量来计时,设有守漏卒(元明为弓兵,清代为绿营守兵),又称更夫。每更一时辰,黄昏时守漏卒击鼓起更,一夜又分为四点。巡逻街巷的更夫根据鼓楼击鼓所指示的时间打锣一下表一更,敲梆二下表二点,即此时为一更二点。故而鼓楼又称为更鼓楼。清代捕快例行巡逻,更夫也兼有警示之责,在打鼓报更时也不时发出“小心火烛”、“防止盗贼”的喊声。

此外,鼓楼还有鸣鼓报警的作用。《滑山县志》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及村设一楼,盗发之处,击鼓报警。”《武昌县志》载“宋薛宣令武昌乡置一楼,盗发伐鼓瞬息遍百里。盖世多盗,弥盗之法莫良乎此,顾后世多仿效之,州县多置鼓楼。”孝感县城南部及东南部是一望无垠的湖泽,多水盗、洪汛,鼓楼有守卒昼夜守望,若发现盗患及洪汛,即击鼓报警。这是鼓楼在古代的又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