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这一篇文章中将介绍到西樵的石器文化。
这里再举几个数字,以说明西樵山文化遗址中有肩石器与其它形式石器的共存、比例关系。例一,1960年前在广东中部低地区(基本上就是珠江三角洲)发现的一一四处遗址中,获得各种石器一○二三件。其中斧铲类九十八件,有肩的占五十一件;锛类三三四件,有肩的占一三八件,有肩有段的占八十八件,有段的占二十五件。这里四种主要石器共计五四五件,其中有肩和有肩有段的占二七七件,即占50%强(36)。例二,宝安蚌地山出土石器二○○件,其中斧、锛、凿九十四件,有肩的占五十八件,即占62%,而有段锛仅有4件(37)。例三,佛山河宕旧墟出土石器(不计砺石和装饰品)二一七件,其中斧(十二件)、锛(八十二件)、铲(三件),共九十七件。其中有肩斧八件、有肩锛三十一件、有肩有段锛十八件,有段锛九件。三种合计五十七件,占斧锛铲总数的58.7%。其次,在河宕遗址中,西樵山石料的有四十七件(霏细岩的四十五件、燧石的二件),其中斧六件、双肩的占三件;锛类三十件、双肩的八件、单肩的三件、有肩有段的三件。如此斧锛三十六件,有肩和有肩有段的约占一半(38)。例四,广州飞鹅岭九处遗址发现有肩石器一五○件,占各类石器总数的80%左右。在有肩石器中,以斧最多,有肩有段和有段锛只有三件。其中Ⅳ式石斧(短身宽肩)和长身石铲也与西樵山的相近。霏细岩石料也占很大比例,证明其石料应来自西樵山(39),不过,年代应当较晚。以上数例可以说明,有肩石器在西樵山文化的主要生产工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约占60%以上)。
我的能力秀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5/2r9eikimsung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