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历史之唐家庄始祖碑亭

历史

泰州历史之唐家庄始祖碑亭

六百余年前的始祖坟茔和始祖碑亭,以及大量与此有关的传说和古迹———高港区境内鸭子河畔的古老村落,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并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
唐家庄的起源,按唐氏家谱记载,要追溯到63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张士诚称王苏州12年,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先后实施过减少田赋、奖励蚕桑、兴修水利等措施。百姓因此受益,感恩至极。朱元璋围攻苏州城时,百姓全力支持张士诚。朱元璋攻城受阻,伤亡惨重,后调兵遣将,耗时十月才得以破城。在金陵建都称王后,朱元璋恐苏民不顺,就实施“洪武赶散”,分批将苏州富户迁至风阳、泰州等地农村。唐家庄的始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迫迁往苏北落户。


唐氏始祖寿七公,名永泰,字以宁,号知几。元代曾在苏州阊门以武略事,元末“世衰道微,异端横起”的混乱局势,使他弃武隐居,不问政事。明初的局势又使他卷入了移民的潮流,明洪武三年(1370年)春,时年60岁的寿七公带着妻、儿、媳、孙一家五口,背井离乡,离开了祖居的阊门。经水路,来到“泰兴县顺德乡二都鸭子湖南张家庄”落户,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唐氏家族的繁衍,从始祖寿七公落户开始,单传两代,从第三代起人丁逐渐兴旺,至第五代时,祥六公一家祖孙三代百余口,同食一堂。为求家业兴旺,从第六代起分居立业。一百多年时间,张氏家族人丁衰落,而唐氏家族人丁兴旺,庄名自然改称“唐家庄”。六百多年来,一代代唐氏后人把勤劳的汗水洒在了同一块土地上。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