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从西和南两个方向环拥西安市区,山、川、塬皆俱,总面积1580平方千米,有2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03万。长安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政府距西安市中心仅8.7千米。
古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境内有周代的丰镐遗址、秦代的阿房宫等十大遗址、有翠华山、五台山、祥峪山、清华山等八座名山,有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等四十二座寺院,佛教十大宗派的法相宗、净土宗、华严宗、律宗的发祥地均在长安。长安交通方便,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和能源。
秦始皇的弟弟成蟜曾被封为长安君。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国都时取名长安,长安由此得名。从汉高祖五年设置长安县后,由于历代建制不同,长安的名称和界域屡次变易。
西汉王莽改长安为常安,淮阳王刘玄又恢复长安。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长安仍存京兆尹名义。北周时,长安县东南增设万年县。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将长安旧都迁入今西安市区,起名大兴城,并改万年县为大兴县,同时将长安、大兴两县旧治移入新都。后改大兴县为万年县。五代后梁改长安为大安县,后唐又恢复长安县名。金代先改万年为咸宁,熙宗废咸宁并入长安,不久又以鼓楼为界,分长安、咸宁两县。直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咸宁再次并入长安,次年长安县直属陕西省辖。一九二八年西安市政府成立,长安城关归市管,城外归长安县,县治仍设在市内,一九三八年县治迁至城南六兆镇。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长安解放,同年七月县治移至韦曲镇至今。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八年先后将三桥、灞桥、草滩、雁塔、狄寨、新筑等地划归西安市郊区。2002年9月撤县设区,成为西安城市新区。
长安古为京城之地,名人辈出,主要有:李密(公元582一618年) 唐京兆长安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颜真卿(公元709一785年) 唐京兆万年人,著名书法家。杜佑(公元735一812年) 唐京兆万年人。史学家。杜牧(公元803—852年) 字牧之,杜佑之孙,晚唐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