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它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其风格特征是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点是节奏鲜明。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现在的井陉拉花,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阵容庞大时,气势恢宏。队伍精炼时,特点突出。舞蹈语言多姿多彩,音乐旋律扣人心弦,更具丰富完美的情感容量和精彩动人的艺术张力。
建国以来,井陉拉花经过多次挖掘继承,改革发展,从而享誉全国,名扬海外,屡创辉煌: 1957年,井陉拉花首次晋京,在“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二等奖,并在中南海受到了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9年,井陉拉花再次进京参加了“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文艺调演”,荣获创作、表演二等奖;1991年,井陉拉花又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沈阳“全国优秀秧歌大赛”的赛场上, 并荣获最高奖——优胜奖。同年,又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92文化部春节晚会”;1996年,井陉拉花以庞大的阵容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一举夺得全国社会文化领域政府部门最高奖——群星奖金奖;2004年,井陉拉花又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并再次荣膺金奖。多少年来,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井陉拉花日渐兴盛,发展迅速,应邀重大演出接连不断。如今,井陉拉花的足迹留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神州各地。中央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纷纷向全国及海外多次播放、宣传、介绍井陉拉花,使全国观众及海外朋友能够不断品尝井陉拉花这种精神食粮中的美味佳肴。目前,井陉拉花出国在即,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井陉拉花以其深刻的思想情感、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独领风骚,并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她得益于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与厚爱。在新世纪的阳光沐浴下,这株太行奇葩一定会长盛不衰,永放异彩!
矿区自然环境良好,适于人类居住,是井陉的发祥地之一。据贾庄、南寨、东王舍村出土的石器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天户村一带发现的战国灰陶、刀币及古城墙遗址表明,战国后期赵国即在天户一带设城,秦统一六国,设巨鹿郡井陉县,县治所设于天户城,秦至宋熙宁年间长达一千三百多年,天户一直为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户古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全面推行郡县制,东垣(今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石邑(今获鹿县南故邑)、井陉(今井陉矿区天户)先后置县,属恒山郡,郡治东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