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13年2月28日上午,泰州市高港区在修缮柴墟水景街区时,挖出一涵洞,经过文物专家鉴定,该涵洞是古代的排水系统,等同于现在的下水道。
现场施工人员表示,他们用挖掘机挖地基的时候,在离地面一米深的地方,发现有很多青砖砌成井似的建筑。后来挖掘面积扩大,一个离地面有一米深的涵洞出现。
笔者在现场看到,涵洞用青砖砌成,每块青砖之间用白色石灰粘合,非常牢固,保存非常完整。涵洞内堆满了黑色的泥沙,而涵洞两侧的土质呈黄色,两者有着鲜明的对比。高港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进东经过现场测量,涵洞为南北走向,外壁直径一米,内径80厘米。
陈进东介绍,该涵洞为古镇柴墟镇居民的排水系统,等同于现在的下水道。据居住在柴墟古街70年的戚正荣老先生说,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块地下埋有排水系统,也没有听老人讲过。陈局长分析,该下水道距今至少有100年的历史,通过古柴墟镇的排水系统发现,古代人民对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视的,建筑也是非常考究,这为研究柴墟古镇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