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员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距离市区流沙西北8公里处,区域中以丘陵山地为主,其西北倚靠山丘毗邻梅塘社山村、安仁村,东临泥沟白坑湖及大坝白坑村,南接夏地村。明末,李氏一支从福建省迁此创村,尔后有黄氏、陈氏陆续迁入,初因李氏先民以贩卖泥塑“大皇神”为业,故称村名“大皇”,后以潮语“皇”与“员”谐音而改为今名。由大员、松柏山、黄厝3个自然村组成。村地处偏远,出入需经大坝镇或泥沟村接入省道,交通不甚方便。
大员
大员有三个自然村,也刚好是三大片聚落组成。
自然村大员是最早李氏创村的地方,由南北走向的村道将长条状的聚落分割为东西两大片,村道路下的东片是全新的厝局。
西片由不规则的两横两纵道路分割成若干个片区,西南角上的片区是与夏地接壤,进入村内的村口处,其中有坐西朝东偏南的慈悲古庙一座,及一些零散的下山虎四点金建筑。大员老寨位于中间片的东侧,同为坐西朝东偏南的格局,寨内建筑已经塌损严重,从遗存上看,大概有三街五座兼左右厝包一或二从,其中南角首座为李氏公厅,老寨设有南北两门,此外在老寨后还有一些新老不一的建筑,比如有一座还未建成的李氏可祖祠。老寨南门对望的片区,是一个坐西朝东偏南的厝局,大概有五街建筑,并往后延续建有十六七座落不等,此外,在其南侧还建有下山虎厝包。
西门顶新厝寨围位于贤祖祠新厝局片区的北侧,同样是坐西朝东偏南走向,寨内三街三座,其后有继续延伸增建三街五座,左右建有下山虎厝包,前有一从厝包,南北各设一寨门,寨内阳埕南侧有水井一口,寨前有水塘一个,寨内首座自北向南分别为:积庆居、李氏祖祠、亨臣祖室。
顶新厝北门外是大员西片中最西北角的片区,这里有大员学校,有士祖公室,及李氏祖祠(大房),除此这里还有新建的公园一个。
黄厝
黄厝位于自然村大员的北侧,由南北走向的两条村道,将长条状东西走向的聚落分为三个片区,除了中片南侧有黄厝老寨及寨后若干老建筑之外,其余为新厝局,至于新厝局的街次坐落则不详,反正很是大型!
黄厝老寨同样是坐西朝东偏南,寨内建筑多数年久失修而塌损严重,从遗存上看,大概是三街五座的格局,其南北各设一大门,北门外有三山国王庙一座。寨内主座为2009年重建的黄氏祖祠,是一座三间二进标准的祠堂建筑,其上雕梁画栋,宏伟而金碧辉煌,所有祠堂构件均为新制!较难得的是,无意间在祖祠一旁的巷道中,还存有黄氏祖祠大门的旧匾额!据寨内遇见的老者口述得知,大员黄氏来自池尾东山村,某年东山因乡里械斗或官兵剿村而致破寨,村民四处逃难,黄氏祖妈流落至大员,下嫁李氏大房,因祖妈来时已有身孕,不久便诞下黄氏二世祖,二世祖成长后创建黄厝寨,遂开创大员黄氏。与大员黄氏源流相关的文化信息,大概就是这些,更详细的则无从而知了。
松柏山
松柏山自然村位于大员西北角的山下,远离村的主区域!是大员陈氏聚居的地方。除了近村口路道两旁正在新建中的楼房,其余均为下山虎建筑,且皆为坐北朝南偏东走向。松柏山老寨位于聚落中的西侧,除了正中还存立有一个寨门可以辨认寨子范围之外,寨内的街次坐落因建筑塌损严重,已难以统计!寨内主座无法辨认,据说遇见的村民说,那就是陈氏祠堂。祠堂的东侧座是一下山虎厝,厝前原竖有官旗,现仅存官旗墩及官旗夹,品相完好!其中官旗石夹上镌刻:光绪乙酉年明经进士;五代孙鸿章竖!即1885年!关于这官旗,关于这明经进士陈鸿章,皆无从询问,甚至资料的查找!在该下山虎厝中,悬挂有一条龙柱,据村民阿伯说,那是折断而搬到屋里去的,是做官才有的!从样貌上看,估计应该就是门口官旗的构件之一吧!松柏山有伯公庙及三山国王庙各一座。至于大员陈氏源流,则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