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民国11年(1922),北伐军抵泰和。委任官员。
民国12年(1923),广东革命军,第二次进驻泰和。
民国15年(1926),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泰和特别支部。9月,北伐军再次入城。是月,成立国民党泰和党支部筹备委员会。11月,宋庆龄和苏联顾问鲍罗廷道经泰和,县党支部及各界人士前往码头迎送。
民国17年(1928),毛泽东在太湖村成立农村工农兵政府。
民国18年(1929),彭德怀在禾市和马市一带打击土豪劣绅。
民国20年(1931),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在白云山上指挥红军打第二次反围剿第一仗,全歼国军第28师。
民国26年(1937),10月,陈毅、曾山等率领游击队北上抗日,苏区干群到江边迎送,县政府设宴招待。
民国28年(1939),上半年起,日军进占南昌,江西省政府陆续迁至泰和,成立临时省会。
民国29年(1940),国立中正大学在杏岭成立。
民国31年(1942),5月,廖承志,监禁在泰和马家洲集中营。12月在上田,举办全省体育运动大会。
民国38年(1949),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5兵团44军157师470团炮兵营解放泰和。泰和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省政府主持开工修复梅陂。
1950年4月5日,驻军解放军炮兵营改为泰和县中队。
1951年,组建康复医院,治疗抗美援朝伤病员。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防滑代表团,来县访问。
1953年,中共泰和县委在县城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4年,2月,万安所属上宏、苏溪2乡划归泰和。4月,在县城召开泰和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6年,6月,泰和县第一座水电站白土乡水口村水力发电站开工。
1958年,泰和至井冈山公路正式通车。
1965年,5月,毛泽东主席由井冈山经泰和至吉安。
1969年,动工兴建老营盘水库。
1970年,泰和机场(今井冈山机场)开工兴建。1973年竣工。
1973年,邓小平视察井冈山糖厂(今泰和糖厂),泰和拖拉机制造厂。
1978年,在上田设立泰和鸡原种场,进行泰和鸡保种工作。
1980年,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底层。
1982年,泰和酒厂研制的白凤乌鸡补酒呗选为国家外交部礼品酒。
1983年,千烟洲被列为江西省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开发试验研究中心。
198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视察泰和酒厂和武山垦殖场。
1988年,11月泰和大桥工程开工。
2012年泰和工业园成为江西省第一批重点省级工业园区,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104亿元,同比增长12.5%:财政总收入突破13亿元,同比净增2.48亿元,增长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