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可塘镇

历史

海丰可塘镇

可塘镇位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东大门,与陆丰市相邻,广汕公路、可汕公路横直贯穿该镇,并汇于圆山岭开发区.它东与陆丰市中心相距20公里,西到海丰县城15公里,南至汕尾市区25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市场繁荣,有相邻、相近两市一县八乡镇群众来该镇赶集,从事各项商贸活动,素有“小金三角”之美称。近深汕区鲘门火车站。

自99年以来,共计投入建设资金达6000万元,解决了长期来可塘圩内交通挤塞的难题;首期投资350万元,整治圆山岭路、河;投资100万元,建设可塘镇文化中心;投资50万元,完成圆山岭路灯建设;投资300万元,整治可塘自来水站,改善供水条件;罗南、罗西和黄厝港等村投资近百万元,建设自来水工程,供电、电信部门分别投入1500万和850万元,完成了第一期的农网改造和电信扩容工程,进一步优化了电力和通信服务;各村居委共计投入近500万元,完成了村道新建扩修工作,进一步巩固完善镇内交通网络,罗北、罗山、可北、可新等村多渠道筹资,结合村容村貌的整治,新建培修了村道;多方筹资800万元,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加固扩容可北水库,修建起白沙截洪陂、溪头提水站、陈厝陂龙潭坡头等一批中小型农建项目。

可塘镇位于海丰县东部,东邻陆丰市,西连海丰县城,南与赤坑镇、陶河镇接壤,北靠平东镇。全镇辖2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9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7.53万多人,其中常住人口5.9万多人,外来人口约2.5万人,区域总面积76.86平方公里,是海丰县东部的工业重镇,国家“规划建设重点镇”、“小城镇综合开发试点镇”,广东省 “中心镇”、“科技试点镇”和“山区信息化建设试点镇”。
可塘镇是海丰县的东大门,广汕公路、可汕公路横直贯穿该镇,并汇于圆山岭开发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市场繁荣,有相邻、相近两市一县八乡镇群众来该镇赶集,从事各项商贸活动,素有“小金三角”之美称。
近几年来,可塘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商贸兴镇”和“外向带动,发展民营”的经济发展战略,致力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驰名中外的珠宝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可塘镇总面积74.5万平方公里,辖有78个自然村,有资料显示[1],总人口5.3万人,耕地面积20645公顷.山坡占地470.7公顷,河涌水塘94.24公顷,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成片的大十、茅头、葛茨、鱼塘、水果、蔬菜基地。种养业初具规模,全镇共有种养场52个287.87公顷,其中甲鱼养殖13.33公顷,年创值3326万元。该镇农业逐步向“三高四化”农业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281家,成为该镇一大特色工业产业,年产珍珠60多吨,宝石数以万吨,产品畅销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西班牙、中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饮誉海内外,素有“珠宝王国”之称。同时,其它行业如毛织厂、手套厂等行业也不甘落后,蒸蒸日上。现在全镇呈现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各行业奋起直追”,以致达到各行稳定的生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