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佛寺如同天龙盘踞在峻峭的层峦之下,又如凤凰展翅翱翔后轻轻地落在了地上。正 觉得到验证后便成了真正的圣道,而邪气则永远被抛掷到了远处。儒家弟子不了解其中的奥秘,但戴着耳环的胡僧却望见人们频频点头。阅读这首诗,我们除了感受到唐太宗作为一代英才出众的才华和气度之外,同时也感受到唐代初年的广胜寺香火极为鼎盛,而且里面还驻有戴着耳环的胡僧,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口频频点头。明代诗人林中猷,嘉靖年间曾经做过当时赵城县的典史,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刚刚修葺一新的琉璃宝塔的踪影:“寺古前朝建,山灵历代传。插天千尺塔,涌地万寻泉。松老栖云鹤,僧闲种水田。簿书忙里度,暂得祈谭元。”整日忙碌的诗人,有一天偶然来到了广胜寺,面对灵气盎然的前朝古寺,插入云霄的琉璃宝塔,喷薄而出的股股清泉,闲云野鹤的种田僧侣,诗人林中猷也受到了感染,思绪终于从繁忙的公务中解脱出来,一身轻松,万般悠闲……从以上两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历史上的广盛寺和琉璃塔,从来都是帝王才子眼中的人间圣境和建筑精品。山是灵山,水是秀水,身处其间的广胜寺飞虹塔更多了几分魅力。作为五座佛祖舍利塔之一的飞虹塔和曾在这里珍藏的《赵城金藏》,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