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塔口寺)

历史

灵山寺(塔口寺)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约25公里的谷饶镇小北山麓(地名幽岭,又称塔口山)。灵山寺是慧能大师嫡传第三代弟子——大颠禅师开创于唐贞元七年(791),由当地巨富朝请大夫洪圭(名大丁)舍地捐资,助成善举。大颠比此寺为西天的灵鹫岭,故命名“灵山”。唐长庆四年(824),大颠圆寂,墓塔建在寺左。据明林大春《隆庆潮阳县志》载:“唐末有发其窣堵而葺之者,骨髀尽化,惟舌根尚存如生,复瘗之,号瘗舌冢。宋至道中(995-997年),乡人又发现之,惟古镜一圆而已。乃叠石藏之如故......”後人遂称大颠祖师塔为“"舌镜塔”(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灵山寺以舌镜塔、留衣亭、拔木坞、写经台、祝圣碑、开善藏、白石槽和千业果合称为“灵山八景”,已分期全部修复。此外,1991年又于寺后建立千佛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