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历史

历史

旺苍历史

原为望苍坝。坝上四望皆苍松翠柏,故名。1942年设县。一说因县四面皆山,其中地势平坦,有宋江和黄洋水环绕其间,四时登眺,望之苍然。又昔时文人以望苍四时,有兴旺之气,故名旺苍。 历史沿革

已经浏览到最后一张,您可以

重新欣赏进入首页

加载进度:100%

1 / 4

2 / 4

3 / 4

4 / 4

原为望苍坝。坝上四望皆苍松翠柏,故名。1942年设县。一说因县四面皆山,其中地势平坦,有宋江和黄洋水环绕其间,四时登眺,望之苍然。又昔时文人以望苍四时,有兴旺之气,故名旺苍。历史沿革

旺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已有先民在旺苍栖居繁衍。西周时,今旺苍东属巴、西属蜀。春秋时为蜀国苴侯领地。 前316年,秦灭蜀、巴后,旺苍境隶属葭萌县。

宋熙郡并兴乐(今嘉川镇嘉川坝)、嘉昌(今国华镇国华场)二县,郡治兴乐县,隶梁州。

北周(557—581)废东洛郡,在今县境置元寿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隶利州都督府,领清化、地平、大牟三县。

两宋,嘉川县仍置。

明洪武四年(1371)设广元府,复置嘉川县。

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攻占四川地区,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西,旺苍属大西广元县。

1950年1月12日,旺苍解放。

1953年3月10日,中共广元地委撤销,旺苍县委改属中共绵阳地委领导。

1981年1月3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精神,绵阳地区行署同意将旺苍县城更名为旺苍县洪江镇,为县直属区级镇。1991年冬撤区建镇时又更名为旺苍县东河镇。

1986年8月7日,根据四川省民政厅[1986]41号文件之批复,撤销旺苍县东凡乡,建立旺苍县木门镇。

2004年,旺苍县辖15个镇(东河、嘉川、木门、白水、尚武、张华、黄洋、普济、三江、金溪、五权、高阳、双汇、英萃、国华)、20个乡(龙凤、大河、九龙、万家、柳溪、农建、化龙、大两、燕子、水磨、鼓城、万山、正源、天星、檬子、福庆、枣林、麻英、盐河、大德)。

2009年1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9]3号)同意旺苍县天星乡人民政府驻地由黄松村迁至云峰村。
红城绿谷——旺苍县县名来历

原为望苍坝。坝上四望皆苍松翠柏,故名。1942年设县。一说因县四面皆山,其中地势平坦,有宋江和黄洋水环绕其间,四时登眺,望之苍然。又昔时文人以望苍四时,有兴旺之气,故名旺苍。历史沿革

旺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已有先民在旺苍栖居繁衍。西周时,今旺苍东属巴、西属蜀。春秋时为蜀国苴侯领地。 前316年,秦灭蜀、巴后,旺苍境隶属葭萌县。

宋熙郡并兴乐(今嘉川镇嘉川坝)、嘉昌(今国华镇国华场)二县,郡治兴乐县,隶梁州。

北周(557—581)废东洛郡,在今县境置元寿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隶利州都督府,领清化、地平、大牟三县。

两宋,嘉川县仍置。

明洪武四年(1371)设广元府,复置嘉川县。

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攻占四川地区,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西,旺苍属大西广元县。

1950年1月12日,旺苍解放。

1953年3月10日,中共广元地委撤销,旺苍县委改属中共绵阳地委领导。

1981年1月3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精神,绵阳地区行署同意将旺苍县城更名为旺苍县洪江镇,为县直属区级镇。1991年冬撤区建镇时又更名为旺苍县东河镇。

1986年8月7日,根据四川省民政厅[1986]41号文件之批复,撤销旺苍县东凡乡,建立旺苍县木门镇。

2004年,旺苍县辖15个镇(东河、嘉川、木门、白水、尚武、张华、黄洋、普济、三江、金溪、五权、高阳、双汇、英萃、国华)、20个乡(龙凤、大河、九龙、万家、柳溪、农建、化龙、大两、燕子、水磨、鼓城、万山、正源、天星、檬子、福庆、枣林、麻英、盐河、大德)。

2009年1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9]3号)同意旺苍县天星乡人民政府驻地由黄松村迁至云峰村。地理区划

旺苍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东临巴中市南江县,南接广元市苍溪县,西连广元市朝天区、利州区、元坝区,北界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24″至106°46′2″,北纬31°58′45″至32°42′24″,县域东西宽约75公里,南北长约81公里,幅员2975.864平方公里。距广元市区50公里。地形地势

旺苍地貌复杂。相对海拔380-2281米,县城海拔458米。境内山、丘、坝兼有,地势北高南缓,腹部低平,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槽谷地带且横贯全境;北部鼓城山、光头山、云雾山、汉王山、老君山、欧家坪等群峰雄踞,构成米仓山西段主体;南部崇山突兀,壑谷纵横;腹部丘坝相间,溪河交错。

旺苍气候温和,属中、低山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嘉陵江一级支流东河南北纵贯。县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年差大,月差小,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2℃,年均日照1352.52小时,年均雨量1142毫米,年均无霜期266天。红军文化

旺苍是中国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首府,是中国重要的红军文化基地。

旺苍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栖居繁衍,境内置郡县始,已长达1580年。自古以来,旺苍物华天宝,人才辈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入川,旺苍是川陕苏区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 李先念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挥师作战,当时仅有10万人口的旺苍,就有1.2万人参加红军。1933年,在旺苍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我军建制最大的第一支妇女武装——红军妇女独立师,最早的水兵建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直属水兵连,最大建制的红色童子团——少年国际先锋师都在这里诞生。旺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的木门会议旧址、红军城史迹陈列馆现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