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秀友们,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信宜市的历史。
据信宜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
清末时东镇墟的江水景色
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
前111年(汉元鼎六年),信宜地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
公元346年(晋永和七年),信宜地属广州晋康郡端溪县。
公元502(南朝梁),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县,隶属泷州。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梁德县改为怀德县。
621年(唐武德四年),析怀德地置信义、谭峨两县。并在信义县(今镇隆)设南扶州管辖这三个县。武德五年又析怀德地置特亮、扶莱(今广西北流市大仑镇、白马镇)两县,也属南扶州。
634年(唐贞观八年),南扶州改称窦州,管辖范围不变,隶属岭南道
信宜市市区俯视图
容县都督府。唐乾封二年(667年),扶莱县划归了禺州。
972年(宋开宝五年),废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其地并入信义县,仍隶属窦州。
976年(宋太平兴国元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信义县改信宜县。
1071年(宋熙宁四年),废窦州,信宜归广南西路高州管辖。元朝属海北海南道高州路,明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高州府。
1577年(明万历五年),罗旁战事后,将信宜之定康、信丰、感化、从善、镇南5个都(今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贵子、旺沙、朱砂、安莪、洪冠、茶山、怀乡等)池洞部分、高州之马贵、古丁、深镇及罗定之扶合、加益、棼滨、新乐一带,划给新设的西宁县。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经朝廷批准,定康、信丰、感化、从善四都重归信宜管辖。沿称旧图,镇南都仍留西宁县。清朝信宜隶属广东省高州府。
1912年(民国)之后, 信宜先后属高州军政府、高州绥靖处、高雷道、南路绥靖委员公署、“八属”善后督办公署、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9年10月22日,信宜县解放先后属广东省南路专区,高雷地区、湛江地区管辖。
1958年11月15日,信宜、茂名两县合并为高州县,县治高州城。
1961年4月1日,信宜县从高州县分出重设,治所住东镇,原信宜县的古丁公社(含古丁、马贵、深镇3个镇)划归高州县管辖。
1983年7月起,信宜隶属茂名市。
清末时外国佬在东镇建的教堂
1995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辖东镇、镇隆、水口、北界、高坡、金铜、径口、丁堡、池洞、朱砂、安莪、贵子、旺沙、洪冠、茶山、怀乡、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等23个镇。
2004年,将径口并入金垌镇,高坡并入北界镇,安莪、旺沙并入朱砂镇。
2005年,东镇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我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