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新宁历史悠久,据当地出土的石器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大规模的人类活动。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夫夷侯国,所以当地人称县境内的资江为扶夷江,“扶夷”从“夫夷”而来。南宋绍兴25年(公元1155年),始置新宁县,意即“绥靖康定之后,不可不有新之宁之也。”崀山之美,当地人都知道,而且也想过在这上面做点文章,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当地政府组织过数次崀山山水风光调查行动,但均不了了之。1989年,三十出头的唐吉斌任新宁县崀山乡代理乡长。“从那时开始,我就想搞这个旅游开发,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实行封山育林,当时老百姓还不理解,干部也不太理解,认为我这个乡长应该抓主业,主业就是农业生产,好像我搞的是什么旁门左道。”唐吉斌告诉记者,“那时我确实对乡里的农业工作比较悲观,反而直觉对骆驼峰这样的绝世景观有极大的信心,相信搞好了是会有人来旅游的。”骆驼峰是崀山乡境内一座在田野中拔地而起的丹霞山体,相对高度200多米,山之形势非常陡峻,远眺极似一匹骆驼,登上驼峰极目四望,大有天地苍茫今夕何昔之浩叹。
1991年4月17日,崀山乡成立了“ 崀山天然公园筹建委员会”,唐吉斌任筹委会主任。 这是崀山开发进入实质行动的一个标志事件。至今,崀山乡的老百姓和干部对唐乡长的印象还很深,说他为封山育林的事敢和老百姓打架,为崀山天然公园成立与否而争论不休在党委会上拍桌子等等。而现任新宁县农产品办公室主任的唐吉斌(享受副县级待遇),对当时开发崀山的印象同样也很深,“因为我在这个问题上吃了不少苦头,当时我到县里,人家都不喊我乡长,喊我‘园长’,当然是天然公园的园长,但湖南话里‘园长’就是‘县长’嘛。”1991年8月20日,唐吉斌乡长在县城又一次遭到同僚嘲弄之后,他在工作笔记中写下了这样自勉的话,“人世间条条路坎坷,奋斗莫退缩者成大事”。不过,欲“成大事”的唐乡长不久就被调离了崀山乡。1992年5月,新宁县成立山丘开发办公室,专责崀山旅游开发事务。据当时主事者介绍,崀山旅游从乡级开发到县级开发,是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全国掀起各种开发热潮的大背景下开始的,“山丘开发办当时对全县的山水风景,进行了2个月的普查,这样我们才真正认识到了崀山风景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