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区的历史沿革

历史

潮南区的历史沿革

潮南区原属潮阳市,潮阳市前身为潮阳县,属潮汕地区,现属汕头市潮南区的境域面积和人口数俱占近半个原潮阳市。故要了解潮南的历史,须先了解原潮阳市、汕头市、乃至整个潮汕地区的历史。

一、潮汕历史沿革
远古时,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南越的一支。
政权建制沿革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南越,置象、桂林、南海3郡,潮汕地区时属秦朝南海郡,但尚未有政权建制。汉初,秦将赵佗自立为南越王,设揭阳县,始有政权建制。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定南越后,汉朝仍设揭阳县(王莽时改称“南海亭”),属南海郡,潮汕地区开始有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南海郡揭阳县疆域,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梅州地区及闽南一部分。建安时南海郡属荆的,三国后期属广州。
随着秦汉时代中原人口的南迁和西晋永嘉之乱后大批中原人民的迁入,潮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公元413年(晋安帝义熙九年)晋王朝于此设立了地区性的政权组织─义安郡,统辖海阳、海宁、潮阳(三县约相当于今潮汕地区)、义昭(今大埔)、绥安(今福建省漳浦地区)5县。
隋朝开皇十一年(591)改义安郡为潮州(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潮水往复,故称)。唐垂拱二年(686),割潮、泉各半,设立漳州。自此,潮州不再辖有闽南之地。唐代的潮州也只有海阳、潮阳、程乡(今梅县)3县。
宋代的潮阳,统辖海阳、潮阳2县,至宣和三年(1121),增设揭阳县,史称“三阳”。
元代,改称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之后至清代,称为潮州府。明初,潮州府只有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这时之潮汕地区,已成为人烟稠密的地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相当发达,开始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再加上军事上的需要,先后增设了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安(万历10年改称普宁)、平远、镇平(今蕉岭)等县级建制。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割程乡、镇平、平远3县设嘉应直隶。乾隆三年(1738),设丰顺县。潮州府共辖9县:海阳、潮阳、揭阳、普宁、惠来、澄海、饶平、丰顺、大埔。
潮汕名称由来 清咸丰八年(1858),清廷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大炮威吓下,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潮州被列为通商口岸之一,后经多方干涉,咸丰十一年(1861)正式开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浦司管辖。近代以来,随着汕头逐渐演变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潮汕并称,“潮汕地区”的名称由此而来。
汕头名称由来 汕头原是揭阳(后属澄海)海边的一个渔村。元代,在现在的光华埠一带已形成较大渔村,称为“厦岭”。至嘉靖九年(1530),现在的外马路老妈宫一带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称作“沙汕”。万历三年(1575),沙脊积聚成沆,称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在现在外马路人民银行汕头支行所地建炮台、烟墩,称作“沙汕头”。以后,清廷在这里设站收盐税,简称“汕头”。至嘉庆十四年(1809),因商船停泊越来越多,称作“沙汕头港”。至开埠前,已建立了“漳潮会馆”,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具备商埠雏型。汕头开埠后,鸦片和外国商品源源输入,而大批“猪仔”(契约华工)被源源输送到各殖民地国家充当苦力。英、德、法、挪威、美、日等国先后在汕头设立领事馆,进行经济、文化、军事侵略。至民国14年(1925),汕头港出入船只超过2500艘,总约300万吨。如以来往船只、吨数与当时其他港口相比,全国通商港之繁荣等级,汕头居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之后,排第七位。
民国时期,潮汕先后成立军政府和专员公署。民国3年(1914)改海阳县为潮安县,翌年,从饶平分出南澳县,民国10年(1921)后,潮汕地区共有10县1市。
民国10年(1921)汕头设立市政厅,与澄海县分治。民国18年(1929)改称汕头市政府。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
汕头得名于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今汕头老市区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汕”,开端处则叫“汕头”。汕头又有岛的别称。是一种体小而圆、带有斑点的鱼类,属鲨鱼的一种,称作鲨。汕头市区因位于济河一侧,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半岛,过去海湾盛产鲨,故称“岛”。
建国后,潮汕地区建立潮汕专区。1953年与惠阳、兴梅合并为粤东行署。1956年与兴梅合称汕头专区。1958年割海陆丰入汕头专区。1965年与兴梅分专区,并设揭阳县。至1983年海陆丰割归惠阳,汕头地区与汕头市机构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共辖8县(澄海、饶平、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阳、揭西)1市(原潮安县与潮州合并,改称潮州市)和6个市辖区(安平、同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及经济特区,全市共153个建制镇、23个乡、31个街道办事处和3425个村民委员会,人口950多万。1989年1月1日起,潮州市从汕头市分出,直辖于省。
1991年12月7日,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撤销揭阳县,设立揭阳市(地级),揭西、普宁、惠来划归揭阳市管辖。汕头辖潮阳、澄海、南澳3县和市域4区,总面积2064.4平方公里。
1993年4月9日,撤销潮阳县,以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由省直辖,汕头代管。1994年,澄海撤县设市,由汕头代管。2003年撤潮阳市、澄海市,归并汕头市,汕头行政区域重新调整,辖6区(龙湖、金平、濠江、潮阳、潮南、澄海)1县(南澳)。6个区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人口45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