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南峥嵘岁月

历史

大商南峥嵘岁月

商南县作为县名,始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因位
商南全貌
商南全貌
于商山之南而得名。
夏(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属梁州地域。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属商邑,是契的封地。周(公元前11世纪~前256),属上洛地。战国初期属楚治,
张仪使楚后归属秦国。
秦统一中国后,商南县属内史郡之商县。
西汉,属弘农郡之商县。
东汉,属京兆尹之商县。
三国,属曹魏之京兆尹之商县。
北魏初期属苌和郡管辖,景明元年(500)始设县,因位置在商县东南定名南商县。治所设层峰驿,即县城西5公里处的皂角铺,古称层峰驿。
西魏,属苌和郡。
隋,撤南商县,归上洛县。
唐、宋两代,属山南东道(治所设今湖北襄樊市)商州管辖。
元,开省制,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商州管辖。
明洪武初年(1368)降商州为县,属商县辖。明成化十三年(1477)复升商县为州,设商南县,隶属西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升商州为直隶州。商南县属商州管辖。
民国二年(1913)废州府,存县道,商南隶属汉中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于商县设第四专员公署督察区(系十九绥靖区),商南县为直辖六县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商南县曾是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中旬在太子坪成立商山县民主政府,隶属中共豫鄂陕边区第三地委,第三军分区管辖。8月底,郧商县人民民主政府在赵川马家坪成立。隶属第三分区管辖。1948年5月,商南县人民民主政府在今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成立,隶属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第二军分区管辖,西峡县西坪镇划归商南。1949年8月,机关迁驻赵川店坊河,建立巩固的革命政权。
1949年,国民党
商南县夜景
商南县夜景
政权被彻底摧毁,县人民民主政府由赵川迁驻县城,属陕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区辖。
1950年5月,属商洛地区专员公署辖。
1969年,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