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河北段文物遗迹

历史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文物遗迹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文物遗迹

京杭大运河出了天津,从沧州青县的李又屯村进入河北,南行至清河县渡口驿村,出河北进山东。河北境内总长435公里,是大运河北段南运河的一部分。河北境内大运河地处华北平原,背靠燕山山脉,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沿途景致丰富,文物遗迹颇多。
沧州文庙
南运河自隋代开凿至明清,一直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明、清时期,每年约有400万石漕粮经沧州运至北京。时至今日,大运河沧州段仍有许多码头、庙宇,沧州文庙就是其中之一。
沧州文庙一说始建于宋辽年间(约1120-1150年),于明初创修,是沧州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古建筑。文庙大成殿坐落在沧州运河区,东西18米、南北9米,殿内立柱24根,建筑雄伟,气势恢弘。
沧州还是鸭梨之乡和金丝小枣之乡,春秋两季是最佳旅游时间。文庙大成殿在晓市街北侧的市群艺馆内,市内公交就能到达。
保定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河北保定境内,是我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湖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白洋淀被36个村庄和12万亩芦荡分割成大小不同的146个淀泊,最大的有2万多亩。
白洋淀水域辽阔,还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有“华北明珠”的美誉。每年农历的五月到八月,粉、白两种荷花盛开,淀内香气四溢。

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