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粱梦,自然要说说我们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从古代的庄周梦蝶到红楼梦,从紫荆钗梦到黄粱梦,真的算是千奇百怪了吧!在中国的梦典中,黄粱梦可数的上天下第一美梦了。它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明代汤显祖以此为蓝本改编成戏剧“邯郸梦”,与“牡丹亭梦”、“紫荆钗梦”、“南柯梦”并称“中国四大奇梦”。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黄粱梦吕仙祠便是根据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修建成的。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黄粱梦吕仙祠古建筑群占地1.3万平方米,殿宇房舍180余间。
景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现存为明清建筑风格的建筑群。祠院内朱垣掩映,绿树郁葱,碧波荡漾,青烟飘袅,集北方道观之幽静和江南园林之清丽为一身
黄粱梦这座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向西。门外是高大的二龙戏珠琉璃照壁。门额上的“邯郸古观”四个大字异常醒目。大门内八仙阁迎门而立,小巧别致。前院北房为丹房,上悬“神仙洞府”的匾额。丹房前的照壁上有“蓬莱仙境”四个草书大字,笔势飞舞,苍劲有力
黄粱梦吕仙祠是国内唯一以梦为载体的文化景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国际间的梦文化研究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五、六十年代小学课本中有《邯郸梦》一文,民间戏剧也有《邯郸记》一出戏,已搬上舞台。景区中轴线上依次有钟离、吕祖、卢生三大殿,东西有光绪、慈禧两行宫,东院有“中国名梦馆”等参观项目。景区其它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已建成为集游览、休闲、学术研究为一身的文化景区。但景区始终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深挖梦文化内涵,扩大游览面积,现已完成扩建37亩征地工作,规划正在设计中。
殿宇房舍坐北朝南,而大门却面西。入大门迎面而立的八仙阁与门楼东、西对峙,院落中部南侧是照壁,上嵌“蓬莱仙境”四个石刻大字,传为吕洞宾所写,因而有许多传奇故事。照壁对面是三间丹房,入门,四面荷花吐艳,杨柳争绿,使人心旷神怡。进入中门便是主体建筑的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殿内均有塑像、石像,卢生石卧像,睡意朦胧,惟妙惟肖,招引了不少名家为他写诗作画。殿阁门联多出自名家之手,妙趣横生,殿两旁长廊内有各代名碑古碣。中轴线的两侧,有清末建筑的东西行宫、钟鼓楼、凉亭、假山等,大小建筑错落有致,间有古柏、翠竹、奇花等花木衬托,环境幽雅,历代文人骚客多游于此。宋王安石曾写下“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的诗句。卢生殿楹联题道:“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皆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为古人”,极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