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缸顾乡

历史

兴化缸顾乡

 美丽传说之乡-----缸顾,自古曲折离奇、文明传说。宋德佑二年(1276年),江东(吴江)骚乱,江宁安府(今杭州)醴陵侯后裔孙顾六三,时任省元四品官居苏州盘门,是宋朝的忠臣良将,被元兵追杀至江边,进退无路。“江上无舟楫,上游浮缸瓮”,为避兵燹战祸,牢记先祖遗训,顾六三夫妇,临死不屈,在吴中(苏州)乘瓮顺水流淌,听天由命。元兵见此大怒,用乱箭直射缸瓮,留下108个箭眼,有缸为证。缸瓮借箭力,北渡过江,淌至兴化城北40里处的湖埨村(今蜈蚣湖畔的缸顾庄),荒无人烟,茅草丛生,顾六三夫妇落脚此地,栖身作息,居于孤湖之墩,隐居不仕,弃政为民,将湖埨村改名缸顾庄。历史上的李春芳宰相、解缙大学仕、顾梓河、黄仲则、顾硕、任大椿、宗臣等知名大人物在顾氏族谱中有详细记载,缸顾的风水、风情、风光独好,至今成为佳话传颂。

 缸顾乡规模虽小,但自然资源丰富,围绕湿地保护与湿地开发相结合原则,突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先后建成万亩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万亩贡禾牌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五千亩蔬菜生产基地和五千亩经济林木生产基地。同时确立工农并重、农工接轨的发展思路和招商、亲商与兴商、富商并重的服务理念,放手发展民营企业,拉动经济发展。列统企业楚水绢纺厂争创省级龙头企业,2008年将跨进亿元企业行列;中裕油脂有限公司是全市最大的植物油生产厂家,具备年加工3万吨菜籽的生产能力;京谷精制米厂、金田野粮油副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乡工业经济不可忽视的增长点。缸顾乡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浓厚,现存有700余年的顾氏族谱和宋明匾牌。全乡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国家五级生态旅游资源原生态“千岛菜花”,万亩连片,气势恢宏,风光无限,全国一绝,吸引众多名人前来观光采风,第一批国家级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落户缸顾。美丽传说之乡——缸顾,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缸顾乡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小康进程。缸顾乡坚持以高效、外向、生态观光农业为发展方向,引领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着力在“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产业化”上做文章。2008年缸顾乡新发展连片蔬菜大棚50个,百亩示范桑园1个,万只草鸡养殖场1个,百亩河藕塘5个,增加精养鱼塘4000亩,并通过培育亮点,不断放大效应,尽快形成特色优势;同时,在巩固放大原有“贡禾”、“冠禾”精制米商标的基础上,2008年重点包装东旺蔬菜。缸顾乡充分利用各村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建设,除促进“大地蓝”形成桑、蚕、茧、丝、被产业链外,缸顾乡工作主要放在引进蔬菜加工厂、加快水产品市场建设、继续提升油脂加工和精制米加工等方面。缸顾乡还围绕湿地保护与湿地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抓好四大基地建设,即突出以乡养殖场和缸顾村为重点的万亩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加工基地、以东旺为重点的万亩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以东罗为重点的千亩桑蚕——万只草禽高效主体种养基地、以夏广为重点的五千亩湿地经济林木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达到村村有亮点,片片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