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寺遗址位于铜山西巅,有大片平坦之地,在清代建有古准提寺,寺院坐北朝南,前面是山门,后面是大殿,大殿正中莲座塑有三个佛像,中间是千手观音,左边是天妃娘娘,右边是碧霞元君。后面的大殿里,中间供着如来佛,两旁立着十八罗汉。殿前两旁分别有两棵大银杏树。当年准提寺在这带非常有名气,香火很旺。这里每年正月十五都举行庙会,规模很大,中后山区以及天长、六合等地的老百姓都聚集到这里,上山敬香。山上是香烟缭绕,人头攒动,山下来自四乡八镇的人们有的舞龙灯,有的挑花担,有的荡旱船,更多的是把工艺品、农副产品拿到这里来买卖交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就像现在的商品交易会。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当时铜山来了一股土匪,他们霸占了山头,赶走了和尚,占据了准提寺。周围老百姓害怕财产受损失、妇女受污辱,纷纷逃离,从此铜山变得冷冷清清。到了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仪征来了一位名叫封晓亭的县官,这位知县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为了保一方平安,他决定消灭这股土匪。9月13日这天,封知县亲自带兵进山剿匪。为了打得准、打得狠,他悄悄地将部队埋伏在山北马家营一带,没走漏一点风声。当土匪们下山路过伏击区时,封知县一声令下,全线出击,当场击毙四名土匪头子,其余残匪吓得逃之夭夭。封知县决定乘胜追击,当天上山,抄了土匪的老窝,将受害的妇女放了回家,并把准提寺交还给原当家大和尚西尘。大和尚西尘奔走四方,化缘重修寺院,寺院落成时,请封知县亲笔题联:“万家灯火闹元宵,试听锣鼓喧天,烈烈轰轰朝顶上;百彩缤纷瞻岱泰,遥想香烟缭绕,丝丝缕缕接云中,”横批:“宝殿重兴”四个大字。封知县剿匪以后,这年的元宵节,铜山庙会复兴,人们纷纷赶来铜山敬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他们消灾降福。由于封知县亲自带人上山打土匪,亲自为准提寺题写对联、横幅,因此,准提寺重建后香火更盛,铜山庙会更热闹,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抗战爆发。1940年,魏然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为了更好地打击日寇,防止日军利用准提寺建据点,就动员周围乡镇的老百姓上山拆庙,当时只保留了前面的山门,后面的大殿全部被拆除。到了1949年,整个寺庙就全部被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