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解放(上):大军长驱直入扫“荡寇”

历史

台山解放(上):大军长驱直入扫“荡寇”

1949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十五军四十三师一二八团以迅雷之势从开平渡过潭江,直捣黄龙,解放台城。随后,解放军和台山革命武装力量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将台山全境解放。很多人对六十年前的这件大事了解不详,今天的《伟大的历程——向共和国六十周年献礼》就讲述台山的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庄严宣告成立。这一天,南方的滨海总队直属队、五星营及各独立大队1000多人,在台山那扶联和圩举行庆祝大会。收音机传来北京播出的国歌,五星红旗在大会会场徐徐升起。此时的台山,已见到黎明的曙光,台山境内的各支革命解放队伍正铆足力量,时刻准备着为解放台山全境而战斗。

1949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十五军三十四师一二八团在台北武工队的配合下,长驱直入台城——台城解放。

老游击战士刘沃林回忆说:“ 当年(1949年)10月22日,我在一个据点准备吃晚饭,在公益传来消息,说有大军过江,我们不知道情况,就派人去公益侦察,证实解放军在越华登陆,我们就开始出来水步迎接解放大军。当年解放台城时,大军来到大江,大江联防队打死我们一个战士;大军来到水步长塘,国民党有个伪军住在水步碉楼,上面有台机枪,又打死我们第二个战士,当年的解放军立即调一台钢炮,瞄准机枪位,一枪就打中机枪位。国民党军知道是大军,而不是本地游击队,就仓忙逃走。”

大军进入台城后,又连夜乘胜追击溃退到温泉的国民党军保二师等残敌1000余人,并于次日晨,将其围歼。部分国民党军队溃逃到三合联安马仔山一带,并在那里抢劫掠夺,准备往南边渡海逃走。

老游击战士刘沃林早在1938年就参加了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作为当年解放台山的见证者和直接参与者,谈起60年前的解放战争,今年已是92岁高龄的刘沃林仍然记忆犹新,并向记者讲述了当时一个颇具戏剧性的情节。刘沃林说:“当时,黄仁达带队去巡视国民党的机关。那时候保二师已撤退,空城了。刚好,黄仁达在警察局巡查,电话一直响,他就接听,原来是保二师打来的,问台城的情况,找某科长,黄仁达就假充某科长,和保二师通电话,保二师问他台城怎么情况,是不是很乱,黄仁达就说,没事,很安静,没问题。瞒住他。并对保二师说,你们去哪里要告诉我,让我跟你们走,保二师就说,我们现在在温泉,由什么消息就和我们通报。黄仁达就将这个情况向范金标团的领导汇报,范金标团立即下命令,部分人员吃饭、部分人员不吃饭,立即追赶,追上保二师,接触后用钢炮打散他们。保二师有一股向冲蒌斗山撤走,有一股向阳江撤走。”

1949年10月24日,滨海总队干部、战士1500多人,在总队长林兴华、政委谢永宽的率领下,进入台城。台城万人空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滨海总队进入台城后,按照上级指示,宣布成立台山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台山县人民政府出示安民,号召全县人民“一本过去爱国热忱,坚定意志,全力支援前线,肃清残敌,建立革命秩序,粉碎反动分子之一切破坏阴谋,为建设民主与繁荣之新台山而奋斗”。

1949年12月5日,也就是在距离台山全境解放的一个月后,台山各界人士在台城西郊的塔山公园举行庆祝台山解放大会,台山县政府更是在1958年在这里兴建了塔山革命烈士陵园,以纪念为台山解放事业而奋斗牺牲的仁人志士和革命英烈。

据统计,在滨海总队、台山各地武工队等的配合下,南下解放军在台山作战7天,歼俘国民党军6800余人。至1949年11月6日,台山全境解放。57万人民扬眉吐气,3200多平方公里大地阳光灿烂,全县378名共产党员从此可以公开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台山解放,侨乡历史翻开了辉煌的新一页。

我 的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5/iqn6lMSTHAHA

我 的微博:/upload_files/2021/10/05/3ab4iindex

我的 博客:/upload_files/2021/10/05/ooibj507614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