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文庙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古代的课堂,在安顺有这样一个习俗,安顺一中、二中(安顺比较出名也比较好的两所高中)前一百名可以进到里面去观看和学习。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文庙。
简介:
安顺文庙(府学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东北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1500平米。有“黔
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安顺文庙依“孔明丘”的缓坡而建,按规制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形成了一座典制齐备、布局严谨、捭阖有致、工艺精巧绝伦的府级文庙。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文庙的历史原貌。是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
历史:
文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毁于兵燹,天启上年
(1624年)重建。后经清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几
次增建、修复,臻于完备。
建筑:
安顺文庙保存建筑22处。文庙前有一座照壁,形如巨大门屏。文庙进门处有“礼门”、“义路”,分别为垂花门。“礼门”、“义路”间,耸立一堵透雕石人、石花墙,称“宫墙”,上方横额书刻“宫墙数仞”四字,宫墙左侧脚下,竖一块条形石碑,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轿马”称为“下马碑”。管府文庙共有四进。第一进分上下两院。由于就坡而建,四进建筑物也随之升高。入得文庙正门至第一院落,内有半月形水池,称为泮池。在古代,凡中秀才得从石桥上过,名“游泮”。
第二进大院东西两端,分别建一幢单间重檐歇山顶亭阁,称“桂香阁”,“尊经阁”。是祭祀时张榜公布祭孔官员名单处。
第三进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两庑和大成门合围而成的一座四合院。两条石龙宛如从天而降,龙身时隐时现,龙首遥相呼应,栩栩如生。柱础石狮为雌雄二狮,雄狮足蹬绣球,雌狮怀哺幼狮,口含铜铃。它们与大成门外的另两根石龙柱,同被称为“文庙四大石雕瑰宝”。大成殿前廊檐墙处,左右开一门。第四进院中原有“崇圣祠”已毁。
特点:
安顺文庙石雕,体裁广泛,技法多样,图案生动,寓意深远。尤其是大成殿前一对有着600
年历史的整石镂空雕云龙石柱,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天地观,而且集多种精
湛石雕技法于一体,为目前国内绝无仅有。相传,该柱工酬以石粉计付,寸粉寸金。著名古
建筑专家单士元、祁英涛先生考察安顺文庙时,曾为之惊叹,夸赞为“石雕艺术的殿堂”。
安顺文庙是中国西南民族地区较早建成的文庙之一,是明王朝为永镇边陲,“以怀柔而教化
边夷之民”,实施“移风善俗,礼为本;敷训导民,教为先”政治手段的反映。充分体现了
明清儒文化由中原向西南边远地区延伸发展的历史。是研究西南地区庙堂文化最好的实物资
料。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不妨到贵州安顺来走走,这里不仅依山傍水,天气更是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