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简史

历史

乐陵简史

乐陵市位于鲁冀两省、四市(德州-滨州-沧州-济南)交界处,隶属山东省德州市。1988年撤县设市,辖9镇3乡4个街道办事处,1处省级开发区、1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1处列入国家黄三角规划的循环经济示范园,491个社区(村),人口68万,行政区划面积1172平方公里,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全国科技考核先进市”、“全国亩产过吨粮县市”,是“山东省文明城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更为乐陵集聚了良好的发展优势。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2%;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9.9%,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高位增长态势。

乐陵历史悠久,据五里冢和惠王冢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即有氏族部落生息繁衍。尧、舜、禹时期属古兖州域。 乐陵市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黄河冲击而成,地势平坦。

乐陵市位于“黄三角”高效生态区最西部,地处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和“黄三角”三大经济板块的复合带上,是“黄三角”、蓝色半岛经济区、环渤海与西北腹地能源基地联接的重要节点。乐陵200公里半径内拥有天津、黄骅、滨州、东营四个港口,德滨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京沪(济乐)高速和德龙烟铁路在乐陵境内纵横相交,设有4个高速出入口和1个铁路客货运站,列入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的环渤海高等级公路与京沪高速乐陵北出口相交,314、315、247、248四条省级道路贯通全境。自乐陵城区40分钟可抵达济南国际机场、一个小时抵达港城天津、两个小时抵达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