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文化的发展,在明清两代进入繁荣期。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归纳出十大特色文化:①梨文化、②龙文化、③大理石文化、④参文化、⑤灯文化、⑥道教文化、⑦武术文化、⑧山川名胜文化、⑨诗歌文化、⑩书画文化。这十大特色文化,凝结了广大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经过了久远历史的积淀和磨砺,价值深厚,具有稳定性,是莱阳宝贵的文化资源,必将在树立城市形象,开发旅游产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十)书画文化
莱阳的书画艺术成就,是莱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在绘画方面,明末的崔子忠是莱阳古代画家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与会稽画家陈洪绶俱以擅长人物画著称于明朝晚期的画坛,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画家,并称为“南陈北崔”,其作品在清代中期已经价值连城,被称为神品,现在的传世之作皆为国宝。清初画家姜实节,祖籍莱阳,是姜埰次子,他的山水画驰誉江南,风格清旷萧疏,画史有名。至于其他画家如姜闻、五道人、赵擢彤等都风标一时,驰名东海。
在书法方面,莱阳更是名家辈出,宋兆祥、周兆龙、张汝嵘、赵曾、宋德嘉、李树煌、王景崧都各领一代风骚,号称一时翘楚。清朝末年,王兰升、王塾和王垿其父子三人,俱擅长于书法,王垿为集大成者,其书法结体谨严,雍容而飘逸,在京师有“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的美誉。民国时期,孙孟起、赵璞玉、张铣熙等都号称名家,参加了辛亥革命的革命老人孙墨佛,终生临池不辍,以临写《书谱》见长,终成当代书法大家,与江南书法家苏局仙并称为“南仙北佛”,且都以长寿著称,享誉全国。
解放以后,莱阳的书画事业更加蓬勃发展,2006年12月最新出版的《莱阳市古今书画艺术家宝典》登载的当代莱阳书画家近千名,其中当代书画名家数不胜数。如今莱阳的书画创作活跃,书画市场也非常繁荣,城区里画店林立,民间的书画收藏规模鉴别水平在胶东一代,几乎和青岛、烟台相媲美,这也分反映了莱阳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