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清城区

历史

清远清城区

清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北与清新区为邻,南接广州花都区,东与佛冈县、从化市相连,西面与佛山市三水区接壤,城区总面积927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2008年),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下辖3个镇、4个街道和1个林场,境内属亚热带季侯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2215毫米,气候宜人。

清城区的发展历史,清城区前身是清远县,建于秦朝(前221)。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地级),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清郊区改为清新县)。2000年,清城区管辖5街7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06680人,其中:南门街道19096人、上廓街道24663人、下廓街道28756人、松岗街道56338人、小市街道47232人、附城镇40275人、洲心镇36705人、横荷镇48307人、源潭镇62953人、高桥镇14942人、龙塘镇51577人、石角镇61425人、扶贫经济开发区虚拟街道3575人、银盏林场虚拟镇2675人、畜牧水产示范场虚拟镇8161人。2002年,清城区管辖8街(上廓、下廓、南门、松岗、城北、小市、连江)7镇(附城、洲心、横荷、石角、龙塘、源潭、高桥),原出处表明8个街道,但只给出7个街道名录。2003年6月28日,撤销上廓街、下廓街、南门街、松岗街,设立凤城街;撤销附城镇,设立东城街;撤销小市街、洲心镇,设立洲心街;撤销横荷镇,设立横荷街;撤销高桥镇,并入源潭镇。调整后,清城区管辖4街(凤城、东城、洲心、横荷)3镇(石角、龙塘、源潭)。2009年3月19日,原清新县飞来峡镇划归清城区管辖,原清城区龙塘镇划归高新区管辖。调整后,清城区管辖4街(凤城、东城、洲心、横荷)3镇(石角、源潭、飞来峡)。2012年4月,清远市政府对区划进行调整,龙塘镇正式划归清城区管辖。区划调整后,清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有77个居委会,71个村委会。

清城区的区划,2011年,清城区辖凤城街道、东城街道、洲心街道、横荷街道清城区等4个街道办事处以及源潭镇、石角镇、飞来峡镇等3个镇,有68个居民委员会,65个村民委员会。由2008年9月划归清远高新区管辖的龙塘镇(含国营银盏林场),有居委会9个,村委会(工区)10个,2012年4月9日,清远市政府对区划进行调整,龙塘镇划归清城区管辖。

清城区是广东省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之一,清城地文景观类型多样,其中的山岳峡谷景观有“青城第一山”之称的大帽山,地处洲心的南山岭,东城的黄腾峡。十分独特的砂岩景观——石角丹霞,此外,北江河清城段有广东省最大的内河岛——伦洲岛。清城降水量丰富,河网密集,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丰富,北江河、大燕河、笔架河环绕城区而过,北江河从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区内绿化率高,河水清澈(如北江,水质常年一二级,大部分河段河水可以直接饮用。),山塘水库星罗棋布,其中水库有迎嘴水库、银盏水库、花兜水库等20多个。此外还有地热与温泉,如银盏温泉。

清城区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清城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品位,旅游业成为清城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它的宗教创造的文物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表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清城著名的宗教文物有大帽山的兴隆古寺,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附城白庙,有“小三峡”之称的飞来峡景区中的飞来寺。

清城区乡土建筑有建于明末清初古色古香庞大民居的“九厅十八井”。比较有名的园林建筑有中山公园
等。清城已开发的景区有广州后花园、狮子湖高尔夫球度假俱乐部、新银盏温泉渡假区、故乡里等。不久将开发的有伯爵园国际旅游度假村、笔架山宝林寺综合度假村、横荷盛兴生态旅游度假村等。
清城正在开发或已对游客开放的有大龙湖生态旅游大世界、牛鱼嘴原始生态旅游风景区、源潭“长青观光果园”及“兆田生态园”、附城“白庙渔村”、高桥“柏嘉果园”、石角“清深优质水果基地”等,
此外,区内还有不少的农家乐,供旅客体验农家生产与生活。

清远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孕育过无数杰出人物,如:清代末科榜眼、诰授光绿大夫、南书房行走,人称“朱太史”的朱汝珍,清代名御史郭仪长,“金融巨子”香港恒生银行创始人之一林炳炎,当代
英籍华人、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中国文化大使的郭南斯等。

能力秀个人主页:

微博:/upload_files/2021/10/04/cuvvc2049759435?source=blog

博客:/upload_files/2021/10/04/5hlbw2049759435